首页 百科知识 透视无形的力量

透视无形的力量

时间:2023-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鱼儿在深水里遨游,我们在空气中呼吸。其中,《论语》是最耀眼的明星,孔子是最伟大的丰碑。在返乡途中,东邻居却不幸染病身亡。今天,我们溯本求源,重读《论语》,温故知新,就是要找寻这种力量,让我们的人生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生机勃勃。包括朱元璋的父母、大哥在内的钟离百姓死伤大半,剩下的人大部分四散逃亡。

鱼儿在深水里遨游,我们在空气中呼吸。你看不见空气的存在,但它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从古至今,无论是否知道它的存在,无论是否承认它的作用,它都充斥在人们的周围,融入人们的血液,浸入人们的心脾,为人们输送着营养。文化就有如这种维系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空气,无形、无声却不断地滋养人类精神,化入人类的心灵。而在泱泱大国的中华大地上,儒家的文化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论语》是最耀眼的明星,孔子是最伟大的丰碑。

几千年来,无论是尊孔,还是批孔,在人们血液里流淌的,心脾里浸润的,都是他无处不在的思想和身影。因为他还驻留在人们的心里,所以做人的是是非非,我们都心知肚明。在我们村里,即使大字不识的老年村妇,也明明白白地知道,村里谁“仁义”,谁“仗义”,谁“为富不仁”招人记恨,谁言过其实“不实在”,谁是“大孝子”让人称道,谁“六亲不认”令人耻笑。

打我记事以来,我就在农村的场院里、草垛旁、树荫下成年累月地听老人们讲故事。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邻居二人结伴出去做生意,西邻居血本无归,而东邻居却发了财。东邻见西邻可怜,就借给西邻居一笔钱。在返乡途中,东邻居却不幸染病身亡。西邻居回家后,不仅绝口不提自己借钱的事还把东邻居经商所赚的钱贪了。东邻居剩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有一次实在揭不开锅了,只好到西邻居家借了一袋米。不久,东邻居家的女主人也染病去世,家里就剩下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无依无靠,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只好去西邻居家扛活。有一天,这个孩子做了一个梦,梦见母亲对他说:“咱家还借邻居家一袋米没还,我要投生一只鸡去他们家下蛋,下完足够的蛋我就会死掉,如果他们给你那只鸡吃,你可千万别吃,因为那只鸡是你娘我啊。”事后,果然跑来一只没主的母鸡,天天下蛋,西邻居很高兴,但是后来莫名其妙地死了。邻居就把死鸡扔给那个孩子,让他拿回家炖炖吃。孩子说:“我不能吃。”邻居问为什么。孩子就说:“因为那只鸡是我娘啊。”然后原原本本地把其中的缘由向邻居说了。邻居听了很惭愧,就把过去所欠、所贪的钱全部归还了。讲这个故事的人,是我的姥爷,他仅仅在民国期间上过一年的小学。可是,从小我便知道了什么叫“信义”。

早年,父亲在北京工作,母亲当老师,工作很忙,没人照看我,我是被寄养在农村大舅妈家的,我管大舅妈叫“娘”。我娘生怕我在外面受到欺负,不只一次地对我说:“咱们别惹事,也别怕事,但是谁要是欺负咱,咱也不能让他欺负……”在捍卫国家主权的外交场合,我们也会这样说:“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这是什么?这是“正义”!从一介平民,到一个国家,中国人都知道什么是“正义”。

无论是“仁义”,还是“仗义”,无论是“信义”,还是“正义”,有了它,我们才会义无反顾、义薄云天,甚至舍生取义。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多么大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源于哪里?它们都源于《论语》。今天,我们溯本求源,重读《论语》,温故知新,就是要找寻这种力量,让我们的人生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生机勃勃。

《论语》的文化基因早已嵌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在中国的家族中打着世世代代的烙印。

我的祖先,原本是“江南望族”。到了元朝末年,居于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蝗灾和瘟疫。包括朱元璋的父母、大哥在内的钟离百姓死伤大半,剩下的人大部分四散逃亡。我的祖先兄弟二人就是在这一年逃亡到山东的黄河入海口,在现今东营市汀罗镇一片盐碱滩上以“灶户”为生。“灶户”是晒盐、挑盐的苦力,是当时最艰苦的工作之一。尽管如此,我的祖先一代又一代还是坚持读书学习,到了第六代、第七代考取了功名,大概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7年),远赴江苏常州为官,之后又返回山东。第十七代,即我的曾祖父时,再次家道中落,又开始做挑盐的苦力,他身体健壮,干活利索,是十里八乡的挑盐好手,因为舍得花力气,又勤俭持家,积攒了一点本钱,便开设了一家油坊,日子刚好起来,却遇到黄河发大水,所有的家业转瞬埋进泥沙之中。到了祖父这一代,只好以赶马车为生,但仍竭尽全力供父亲上学,父亲从小学读到初中,从初中读到高中,我的祖父、祖母却先后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三年自然灾害”中过世,伯父随同家乡的上百人到淄博的龙泉煤矿挖煤,同去的乡亲因为受不了挖煤的苦和累,几乎全部跑回了家,我的伯父咬着牙挺过来,为的是供我父亲读完大学。这就是我们家673年的家族史。历经五个朝代,无论如何迁徙,无论天灾人祸,无论贫穷与富贵,有一件东西始终在我们家代代相传。清朝黄河多次决堤,有一次,洪水几乎淹没了村庄,我的先祖冒死游进祠堂将它取出。文革“破四旧”又将它缝在枕头里,藏在高高的屋梁里面。它,是一部家谱。与普通人家的家谱没什么两样,如果非要找出其中的不同,就是有几篇祖先叮嘱的话语。但我从那几篇话语中却感受到一种家族隐藏的文化力量。这些话概括成十六个字就是:勤于劳作,读书学文,仁义为本,忠厚传家。从这些谆谆的话语中,不难理解我的祖辈为何能够安贫乐道,为何能够在贫困中读书上进,为何能够得到乡亲们的称道和赞扬。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文化就如一颗颗种子。一个家族种下孝悌的种子,就会收获孝悌;种下仁德的种子,就会收获仁德;种下忠恕的种子,就会收获忠恕。种下诚信的种子,就会收获诚信。反之亦然。孔子说:“求仁而得仁。”(《论语·述而》7.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7.30)意思是说,只要真心追求仁德,就会得到仁德。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它就来了。每个家族都有这样的种子,就像我在家谱里发现的一样。如果用心去观察,这种种子也隐藏在你的家庭中,或在你祖父母的身上,或在你父母的话语中,甚至隐藏在你的心底里。而当你打开《论语》这座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粮仓,不光有你寻觅的种子,还有你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食粮。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8.7)人生之路,如果想越走越远,怎么可能离开这种伟大的文化力量呢?怎么能够对这种力量视而不见呢?

我是一个企业文化工作者,我知道再优秀的企业文化如果不体现在普通的员工身上,那只是理想中的文化;同样,尽管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儒家文化,如果它离我们的人生相去甚远,那也只是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文化。透视儒家文化浸透在我们生活中的力量,我们不妨在《论语》中管中窥豹。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财富增加,出国旅游、购物便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一种选择。按理说,到别的国家旅游、购物,本身就是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应该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可是现实有时截然相反,许多朋友的所作所为却受到人家的厌恶。为什么?等车、购物不排队,你争我抢不谦让;吃饭、游览不自觉,旁若无人高声喧哗……孔子周游列国,也到过许多国家,每到一处,都受到上自国君,下至百姓的欢迎,人们纷纷主动地把当地的风土人情、政治情况告诉他,特别是到了卫国,尽管卫灵公没有给他安排职务,却仍然按照孔子在鲁国的待遇给他发放俸禄。是什么力量让大家折服?是“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1.10)的人格力量,是“中庸之为德”(《论语·雍也》6.29)的道德力量。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弟子中有文臣,有武将,有官二代,有富二代,有商人,有外交家,有腰缠万贯者,有家徒四壁者,有仅小他几岁的老者,有未成年的孩子,孔子都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孔子死后,弟子们纷纷在其墓旁搭起棚子为他守孝,守孝时间最长的子贡在老师的墓旁住了六年。是什么力量在他死后还让弟子们追随?又是什么力量在他死后被人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是博学多才的智慧力量,更是仁者爱人的仁德力量。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国与国之间相互杀伐,而各国内部不同的政治势力又相互倾轧,孔子每到一处都面临着政治陷阱,充满着各种风险。在齐国,齐景公想重用孔子,政治利益受损的齐国大夫暗中想杀害他;孔子准备去楚国,而陈、蔡两国的大夫唯恐他去楚国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对他重重围困,差点饿死。匡人围攻他,桓魋迫害他。是什么力量让他不顾生命安危四处奔波,又是什么力量让他在死亡面前从容不迫?是“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14.4)的勇敢力量,是推行仁政、实现崇高志向的奋斗力量。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1.9)这不仅仅是让我们追念我们的祖先,更重要的是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论语》是我们民族文化最重要的代表。它赋予我们与人为善的品质,它赋予我们正直为人的操守,它赋予我们坚忍不拔的精神,最终汇成我们人生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今天,让我们秋水澄清,心无旁骛,洞察这种力量,感知这种力量,应用这种力量,把我们的人生带入一个充满仁爱、充满正义、充满智慧的新境界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