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与“质”

“文”与“质”

时间:2023-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和“形神”问题有内在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文质”问题。“文”与“质”,即事物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文质彬彬”是要求质文兼备,情文并茂。但道家的基本观点是重质轻文,特别强调“质”所具有的天然之美,认为是最高的美。同时,《淮南子》的作者们还认为,“文”与“质”无法两全其美。它只是反对那种没有“质”自身之美为基础和前提的虚伪的文饰,及那种有害于显示“质”之自然美的文饰。

和“形神”问题有内在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文质”问题。“文”与“质”,即事物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淮南子》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儒家的观点,但却用道家的理论,对它作了很大的修正。

首先,《本经训》中提出了“必有其质,乃为之文”的观点,譬如说人有喜、怒、哀、乐之情,才有钟鼓管箫、干羽旄、衰绖苴杖、金鼓斧钺以饰之。一切文采文饰,都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如果文不副质,那就失去艺术的根本。所谓“必有其质,乃为之文”,认为文决定于质,质较之于文是根本的东西,这同儒家思想是一致的。儒家所说的质,主要是指个体内在的道德精神品质,是从“君子”个人的道德修养角度来看的,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但《淮南子》所说的质,虽包含有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内容,而特别着眼于整个社会的现实物质生活。它认为只有在统治者能够使整个社会政治清明、生产发展、人民安乐的情况下,礼乐等的文饰作用才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反之,则礼乐等的文饰作用是虚伪的,是荒唐而无意义的。所以,《本经训》说:

 

古者圣人在上,政教平,仁爱洽,上下同心,群臣辑睦,衣食有余,家给人足,父慈子孝,兄良弟顺,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天下和洽,人得其愿。夫人相乐,无所发贶,故圣人为之作乐,以和节之。末世之政,田渔重税,关市急征,泽梁毕禁,网罟无所布,耒耜无所设,民力竭于徭役,财用殚于会赋,居者无食,行者无粮,老者不养,死者不葬,赘妻鬻子,以给上求,犹弗能澹。愚夫蠢妇,皆有流连之心,凄怆之志。乃使始为之撞大钟,击鸣鼓,吹竽笙,弹琴瑟,失乐之本矣。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文之本在于质,而这个质之本又在于社会的政治状态,人民的生活究竟怎样。这就扩大了质的含意,把表现于文的质看作是包括物质生产在内的整个社会状态的产物,这正是《淮南子》继承了儒家思想,而又以道家思想改造了的地方。

其次,《淮南子》还从道家思想出发来解释“质”,认为“质”即是事物不假文饰、天然具有的美。一切文饰都须以符合质的自然要求为限,如果文饰过分,就会有损质本身的自然之美。这方面的文论很多,兹引述几条如下:

 

白玉不琢,美珠不久,质有余也。(《说林训》)

锦绣登庙,贵文也。圭璋在前,尚质也,文不胜质,之谓君子。(《缪称训》)

怀情抱质,天弗能杀,地弗能灭也。(同上)

 

显然,这和儒家的“文质彬彬”的观点是大相径庭的。“文质彬彬”是要求质文兼备,情文并茂。儒家认为“质胜文”,即没有文采或文采不足,文章就粗野、不生动,艺术的价值就不高;反之,“文胜质”,内容空虚而华词丽藻,文章就浮华,其艺术的价值也是不高的。但道家的基本观点是重质轻文,特别强调“质”所具有的天然之美,认为是最高的美。《泰族训》中说:

 

天地所包,阴阳所呕,雨露所濡,化生万物。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采明朗,润泽若濡。摩而不玩,久而不渝。奚仲不能旅,鲁班不能造,此之谓大巧。

 

天地在化生万物的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美,既然是任何能工巧匠的创造都无法比拟的,那么一切人工的文饰也就不必要了。同时,《淮南子》的作者们还认为,“文”与“质”无法两全其美。《诠言训》说:

 

饰其外者伤其内,扶其情者害其神,见其文者蔽其质。无须臾忘为质者,必困于性;百步之中,不忘其容者,必累其形,故羽翼美者伤骨骸,枝叶美者害根茎。能两美者,天之无也。

 

显然,这是对儒家要求文质统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基本命题的否定。

最后,那么能否说,《淮南子》是绝对否定质与文的统一,在质的美之外又加以文饰的必要性呢?那也不是。《泰族训》中说:“食其口而百节肥,灌其本而枝叶美,天地之性也。”这就同上述所谓枝叶与根茎不能两美的说法相矛盾了。所以在《修务训》就说,西施本是“曼颊皓齿,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说者”,但若穿戴极其恶劣丑陋,也会使人见之而掩鼻;相反,若加以精心打扮,那就会使“王公大人有严志颉颃之行者,无不惮痒心而悦其色矣”。可见,在具有天然美之外,又加之以人工的文饰也是非常必要的了。

总之,《淮南子》把道家所推崇的天然之美放在首要地位,它所强调的是“质”自身的自然之美,但同时又主张能使“质”显得更美的文饰。它只是反对那种没有“质”自身之美为基础和前提的虚伪的文饰,及那种有害于显示“质”之自然美的文饰。这些思想,当然是合理的。其缺点是,由于整个思想“出入经道”,企图综合儒道两家,而缺乏较系统的论证,故有逻辑上的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