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很有个性的智者。他的思想在总体上继承了老子思想,同时,对老子所言的“道”进行了深入阐发。
1.庄子简介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安徽交界处)人。曾经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后终生不仕,也无确定的职业。
庄子生活穷困,经常穿着破衣和草鞋,但他并不以为意。庄子的才华引起楚威王的注意,于是派人请庄子入仕任相,但庄子不为所动,宁愿“曳尾于涂中”。他的好友惠施任相也并没有令庄子羡慕,他更喜欢与惠施进行辩论。庄子的个人追求已经超越了世俗中的各种价值,他的理想是“独与天地精神向往来”“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这种理想正是逍遥于天地之间的一种境界。
林语堂对庄子的评价是:“庄子的举止庄严高雅,言语活泼坚实,思想主观深奥,而外观却又极其古怪。”他认为老子和庄子的主要区别是:“老子以箴言表达,庄子以散文描述;老子凭直觉感受,庄子靠聪慧领悟;老子微笑待人,庄子狂笑处世;老子教人,庄子嘲人;老子说给心听,庄子直指心灵。”[1]
庄子聪慧机智,具有极高的洞察力和感悟力,而且他的文学修养极高。他的这些才性在他的著作《庄子》中有淋漓尽致的表现。《庄子》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只有七篇《内篇》是庄子本人所作。庄子善于想象,善于用寓言表达他的思想。《庄子》不仅是哲学著作,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对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都有重要影响。
2.庄子对“道”的阐释
庄子认同和继承老子提出的“道”,对“道”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庄子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已固有;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可以看出,庄子言“道”与老子对“道”的理解是一致的,只是在表述上有所区别。另外,庄子还以为,“道”“无所不在”,在许多卑微的事物中也存在着“道”,他说“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庄子·知北游》)“道”无所不在说明“道”不离物,物不离“道”,不论物是高上还是卑下。
庄子赞同老子的“自然道”,他用许多寓言来表达应当顺应自然之道。如“庖丁解牛”“凿混沌”等: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日:“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
庄子对老子的“自保之道”与“无为之道”也按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描绘。关于“自保之道”,庄子讲述了一个最为著名的寓言——“螳螂捕禅”: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郸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庄周反入,三日不庭。蔺且从而问之:“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令。’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戳,吾所以不庭也。”(《庄子·山木》)
关于“无为之道”,庄子“剖击仁义”:
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则天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夫仁义憯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仆,不足以为辩;名誉之观之,不足以为广。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庄子·天运》)
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庄子是赞同老子的“自保之道”和“无为之道”的,只不过他是用寓言和故事的方式讲述这些“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