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同此志,吾亦可以忘形似矣
(王阳明)曰:“君等虽别,不出天地间,苟同此志,吾亦可以忘形似矣。”
——《传习录》
王阳明在追求圣贤的道路上,十分注重与志同道合之人交往,在他看来,能够寻得志同道合的朋友乃人生最大的幸事。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十一月,王阳明平定了宁王朱宸濠叛乱后,朝廷拜官为南京兵部尚书,封诰“新建伯”并赐建伯府第,但未给他实权,王阳明对朝廷极度失望。两个月后,他的父亲王华去世,王阳明借口父死丁忧,辞职归乡。回到绍兴后,在会稽山上的王阳明洞搭了个房子,摒弃俗务,专心修炼导引术。导引术是一种神秘的养生术,和现在的气功类似。
一日,王阳明在洞中静坐,几个朋友来访,还没到山门,就看见他的仆人前来迎接。众人惊愕不已,都以为王阳明先知先觉,快得道升仙了。
王阳明在会稽山留下很多诗作,比如“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他一度想就这么神超形越,世外悠悠隔人间了。然而,就在他准备挥刀斩断一切俗念,了却尘缘,魂归自然的一瞬间,一个念头蓦地在脑海中闪现:我能舍弃一切,但我终究无法舍弃亲人。
王阳明毕竟是读孔孟之书长大的,深知天伦不可违,而且即使在远离庙堂的山水之间,依然有“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的诗句,可见其终究不忘“王公”。
这种矛盾的心态可以解释心学为什么被人看作是儒家和道家的结合。很多人把儒和道简单理解为入世和出世是片面的,孔子就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慨,道家也不是简单地跑到山里躲起来就是修道了。
老子的思想核心就是一句: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追求一种自然而然的心态,不妄为。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每一人都长期处于欲求不满、目标不能实现的纠结中,这就需要时时调整心态。老子肯定追求目标,但同时强调行动不要刻意做作,心态要自然,学会主动放弃不可能改变的事物。心学中权变的智慧正来源于此。
其实,陶渊明的一句诗很好地注解了道家思想,那就是:结庐在人境。结庐在山野的未必是修道之人,人境才是重点。
于是,想明白了的王阳明便开坛讲学,宣扬他的心学理论。最初,王阳明回到绍兴时,前去拜访的朋友并不多。随着心学广为传播,门人日增,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聚集在他的周围。王阳明先在越中的稽山书院设馆讲学,招收绍兴八县及湖广、直隶、南赣等地学子数百人,郡南宋大吉也拜他为师。嘉靖四年(1525),王阳明又在绍兴城西光相桥之东设立阳明书院。因学生众多,府第及书院已不能容纳,王阳明遂将学生安置到天妃宫、大小能仁寺、至大寺、光相寺等地,每室有数十人。闲暇之余,王阳明与学生们饮酒赋诗,通宵达旦,并时常带领学生们外出考察,白天游览越中名山胜水,晚上则投宿阳明洞内,探讨格物之学,收获颇丰。很多人为了与王阳明比邻而居,搬到王阳明住所附近居住。王阳明每次讲学,前来听讲者人满为患。晚上,寺庙容不下这么多人睡觉,他们就轮流睡。在绍兴南镇、禹穴、阳明洞等地方,都住满了求学者。
由于弟子不计其数,王阳明无法一一记住他们的姓名。为此,王阳明在每一次讲学结束时,都会非常感慨地对大家说道:“尽管课程一结束,我们就要分开了,但是我们大家依然存于天地之间,若是我们志向相同,即便我不记得你们也是没有关系的。”
嘉靖六年(1527)五月,王阳明奉命出征广西。出发前一天的晚上,王阳明在府第附近的天泉桥与弟子们饯别。当夜,王阳明提出了“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这四句教语,后人称之为“天泉教”。门人钱德洪、王畿等为他镌刻了《传习录》、《大学问》等著作,阳明心学遂告完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