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来书云:“下手功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照心固照也,妄心亦照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息,有刻暂停则息矣,非至诚无息之学矣。
——《传心录》
王阳明的弟子陆原静来信说:“着手做功夫时,总感觉自己的内心没有一刻宁静,妄心固然在动,照心也在动。既然心无时不动,那么,也就片刻停息了。”
王阳明指出:“这是刻意寻求宁静,所以愈加不能宁静。妄心是动的,照心是不动的。恒照就能恒动恒静,这正是天地永恒运动的原因所在。照心固然是明亮的,妄心也是明亮的。‘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息’,只要有片刻停息就会死亡,也就不是至诚无息的学问了。”
在这封给陆原静的回信中,王阳明意在说明凡事不可强求,就像陆原静之所以无法获得宁静,是因为他刻意追求宁静,殊不知,越是刻意地追求越不得宁静。由此,王阳明引出所主张的不刻意、不强求的心学思想。在王阳明看来,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让自己淡定从容,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在人的一生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走平坦的人生道路是每个人的愿望,一条没有荆棘的人生道路可以减少诸多不必要的烦恼与磨难。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没有曲折、磨难与逆境的人生,又是十分可悲的,因为这样的人生少了诸多生活体验,尤其是无法体验到磨难过后的那种战胜挫折的成就感。
当王阳明父亲王华去世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原本对王阳明十分忌惮的权贵们顿时放下了悬着的心。因为按照当时的习俗,王阳明必须回家为父守孝三年,在这三年里,王阳明不会威胁到他们手中的权力,他们不用再刻意去防备王阳明了,自然舒了一口气。
然而,回家守孝的王阳明依然没有躲过他们的诽谤和打击。他们连续上书,弹劾王阳明与他所创立的心学。
父亲的离世已让王阳明悲伤不已,再加上不断有人弹劾,王阳明的内心再强大也难以平静。当时王阳明的心情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心力交瘁的王阳明因此一病不起。
身体的病痛远没有心灵的痛苦让他深感无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从父亲离世的悲伤中解脱出来,他的病情也渐渐好转。
此时王阳明门下的弟子越来越多,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讲学中。在他的努力下,阳明心学得到更大的发展。
为了打压王阳明,当权者在王阳明无心仕途、专心讲学时,竟然在嘉靖二年的一次科举会试中,将策论的题目设置为对阳明心学的评论。设置这样的题目,是当权者想要借机对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展开批判。在那次科举会试中,参试的很多是王阳明的学生,他们看到这个题目,都愤愤不平,有的干脆放弃了考试,有的在做这道题目时,借此宣扬阳明心学,当然结果可想而知。其中一位名叫钱德洪的学生,因为宣扬心学在那次会试中落榜。
当得知会试的策论题是批判阳明心学后,王阳明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当权者这样做反而有助于自己学说的传播。
正是这种淡定从容,让王阳明多灾多难的人生减少了诸多痛苦。如果王阳明纠结于自己所受的磨难、所受的不公,那么,他就不可能有心思去追求圣贤之志,更不可能创立名扬天下的心学了。
人生之路总是无法避免潮起潮落,而出现在这条道路上的绊脚石仅仅是漫漫人生中暂时的“低潮”。当身陷逆境、遭遇挫折时,不必怨天尤人,那样只会增加自己的痛苦,只有用一种冷静的理智来对待,才会获得最大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