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综合方法是一种生态整体论方法,这种方法强调自然宇宙、生命世界、地球物种、人类生命、个体存在之间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并且,这种共在互存、共生互生一定是在具体的环境中敞开。正是这一要求,使生态化综合方法获得了环境要求,这种环境要求表述为生态化综合所指涉的环境生态必须是生境化的,或者说生态化综合方法追求环境生态的生境化:环境生态生境化,构成了生态化综合方法运用于生存实践指导人类行动的必然诉求。
“生境”释义 要理解生境化,需先理解“生境”概念。“生境”(Habitat)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它意指生物个体或种群、群落生活的地域环境,又称生物个体、物种群体或群落的栖息地。环境哲学家罗尔斯顿使用这个概念时,将其解释为“具备一些特定的条件,从而适合于某一物种生存的自然环境”[26]。表面上看,生境即是环境,但细究起来,“生境”与“环境”这两个概念并不构成内涵上的等同性:“环境”是指生命得以展开生存的全部条件的总和。在地球上,生命及其物种敞开其生存,客观地呈现出两种可能性倾向,即枯萎、死亡、毁灭之倾向,或生育、生长、生生不息的繁衍之倾向。生命敞开生存的这两种可能性倾向,既源于生命本身的作为,也源于生命敞开生存所依赖的全部现实的或可能的条件制约。客观地看,在生存领域,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生命都是互为体用的,这种互为体用的生存方式决定了每个生命实体既是其生存环境的构成因素,又是其生存的主体。因而,由生命本身构成的环境,就是生境。所以,生境不过是生命与生命、生命与自然以其共生互生方式汇聚而成的、既有利于自己生存又有利于他者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从根本上讲,“生境”突破了生物学的局限而成为一个呈现自然宇宙视野的生存论概念。作为一个生存论概念,“生境”既张扬了人类文化学情愫,更蕴含理性价值判断。仅前者论,在自然世界里,生命敞开自身的生存环境始终是生境的,只有当某种超越共生互生的生命存在体出现后,这种环境生态的生境化状态才可能被打破。仅后者论,生命与生命、生命与自然之间能够互为体用的生存论方向,恰恰展示了生命本身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同时也展示了生命与生命、生命与自然得以生生不息展开生存的全部生命条件,它们相互之间同样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因而,人如何看待自身生存的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人如何获得生生不息地生存的生境问题;人如何获得生生不息地生存的生境,实质上是人如何对待生命和自然,并最终呈现为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27]
生境化 简要地讲,生境就是生生不息的环境生态。“环境生态”概念意指环境本身朝向生的位态、姿态和进程状态。从本原意义讲,生命得以生存繁衍的环境原本就是生境化的。这种生境化的环境以其自身方式敞开为三个宏观维度:一是气候环境生态的生境化;二是地球环境生态的生境化;三是社会环境生态的生境化。具体地讲,社会环境生态的生境化,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法治环境生态、社会教育环境生态、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社会生活环境生态等等的生境化。社会环境生态生境化源于两个方面的奠基,第一个奠基因素是地球环境生态的生境化;第二个奠基因素是气候环境生态的生境化。前者是社会环境生态生境化生成的宏观条件,它主要敞开为两个方面:一是地球本身的生境化;二是存在于地球之上的生物圈生存的生境化,更具体地讲,就是物种生命环境的生境化。后者是社会环境生态生境化生成的宇观条件,它包括地球上的生物活动、地面性质、大气环流、太阳辐射、星球运动等因素所必然形成的共互状态,是生境化的。
以此审视,生态化综合方法所讲的环境生态生境化,其实就是对社会环境生态生境化、地球环境生态生境化、气候环境生态生境化的简称。在生态化综合思想里,衡量环境生态生境化有其具体的指标。概括地讲,衡量社会环境生态生境化的宏观指标就是社会的自净力。社会自净力指标由五个因素构成:一是指社会对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包括对地球环境污染、社会环境污染、居住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自我净化能力,这种自我净化能力一定是大大超过了工业或生活本身对社会的污染能力,即能够自我净化人类活动所释放出来的全部污染,使其环境处于清洁、健康的状态。二是指社会对异化的自我净化能力,包括对政治异化、经济异化、制度异化、法治异化、教育异化、文化异化的矫正、净化能力。三是人性舒张力。人性舒张力向度和程度的基本指标,就是自由的人人化程度、平等的普遍性程度、公正的社会化程度和幸福的大众化程度。四是社会的道德自律程度。道德与法一样是社会的恶,因为道德是对人的过度的或无度的欲望的抑制。道德作为一种恶的形式,是以一种小恶的方式来实现最大化的善的社会方式,所以,道德是他律的。但道德他律所要达及的最终效果和实际的目的,就是使人获得道德自律,即使人将守德变成一种内在生成的品德和外化的日常的生活习惯。所以,衡量道德自律的程度,有两个具体的指标,一是在实际上把道德变成了日常生活习惯的人们在整个国家人口中的比例;二是政府和官员是否有自觉的道德自律诉求和道德自律作为,这也可以做量化评价,其量化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两个:第一个指标是能够有自觉的道德自律诉求和道德自律作为的官员,占整个官僚队伍中的比例;第二个指标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社会公信力程度,即政府及其政府行为在公民的评价判断中获得肯定的比例。五是社会的美德作为,这主要体现为美德作为的普遍性程度、美德作为的影响力程度。
社会环境生态保持生境化的自然基础有二:一是地球环境生态生境化;二是气候环境生态生境化。
地球环境生态生境化是构成社会环境生态生境化的宏观条件。衡量地球环境生态生境化的宏观指标有二:一是地球的自净化能力;二是地球承载力。
地球的自净化能力,是指地球对来自各方面的污染的自我消化能力。地球是一个生命体,生命的运动就必然带来污染。因此,地球自诞生始就具备了自净化污染的机制与能力,即地球运行总把其运行本身制造出来的污染净化到使整个地球健康运行的状态。地球的自净化机制,由森林、草原、荒野、湿地、江河、湖泊、海洋等具体因素整合生成的运作机制。因而,衡量地球自净化能力强弱的根本指标,就是看森林的覆盖率,草原面积和草原的生境程度,江河的畅通率和污染程度,湖泊和海洋的污染程度和富氧化程度、荒野和湿地面积等等。
地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环境生态生境化的根本标志。衡量地球承载力的具体指标有二:一是地质结构承载力;二是地球表面承载力。地质结构是一个由不同部分组成的整体,每个部分构成不同的地球区域,因而,地质结构承载力最终具体呈示为地球的区域性地质结构能力。区域性地质结构能力具体表述为区域性地质结构容量,即此一区域性地质结构本身决定了它具有多大的承载容量,并能够实际地承载多大容量的内容或重量。在这一承载容量范围内,此一区域内的地壳、地体、山体,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才有安全性。此一区域一旦超过了它本身的地质结构承载能力而承受了超越其承载力的承载容量,那么,此一区域的地壳、地体、山体,就丧失了自稳定性而处于无安全状态,山体崩滑、地震、海啸、地裂、地沉等地质灾害现象就会频繁发生。地球表面承载力是指地球表体的承载能力。地球表体主要指山脉、江河、草原、森林、湿地、荒野、耕地,它们具有自身的承载限度和最大容量范围,一旦逾越了这个限度、突破了这种容量的极限,它同样会因此而丧失稳定性和安全性。比如,一旦无度放牧突破草原本身的容量范围,草原就会迅速退化,沦为沙漠化;再比如,一旦所修建的水电工程超越了江河自身的承载力,它不仅会失序,比如断流、河床上升、污染严重等,而且也会因此而改变区域性地质结构,诱使地震等地质灾难的爆发。
地球承载力是使地球能够具有完全地承载地球生变进程中所产生的全部负荷的能力,具有完全消化地球变迁进程中的所有消极的、破坏性的因素和力量、并从而使地球自身的生存运动处于生生不息的生境化状态的能力。地球承载力的强健新生,既受气候环境生态的影响,又影响着气候环境生态的生境化保持。
气候环境生态生境化既是社会环境生态生境化的宇观条件,也是形成、影响、制约、推动地球环境生态生境化的宏观力量。气候环境生态生境化的具体指标,就是气候保持自身节律,即保持本身运行的时空韵律。气候保持自身时空韵律的具体标志有三:一是大气气温和地表温度始终保持其平均温度状态,其反面状态是大气气温和地表温度改变,气候失律,其突出表征就是温室效应。二是地球的地质结构和存在状态保持原生状态而有序地运行,其反面状态就是地质结构和存在状态不断遭受改变,气候失律,其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冰川后退,海水缓慢而持续上升,海平面不断扩张,陆地在一点点地消隐、缩小,由此地球生物圈的生存空间一天天变窄。三是降雨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其反面状态是气候出现失律状态,因为气候失律而推动降雨的改变,包括改变降雨方式、降雨过程、降雨范围、降雨的频度和强度。比如,2013年6—7月,四川暴雨连绵,洪灾不断,而湖北、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43个市县40度以上高温持续不降。这就是气候失律的典型表现形态。
环境生态生境化,从根本上取决于人类的作为。人类的作为不仅源于认知的导向,更源于方法的引导。进入当代社会,世界风险、全球生态危机的具体表述,就是环境生态逆境化,环境生态逆境化的根本标志,就是地球承载力丧失,地球失律,气候失律和灾疫失律。追根溯源,是人类的物质幸福论导向和唯科学主义方法论的错误导向。因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消除世界和全球生态危机,消解环境生态的逆境化,重建环境生态生境化,必须重建当代哲学,及其生态化综合的哲学方法,以为人们提供生境重建的方法论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