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生态化综合之生态整体思想如何生成生境方法,首先需要考察伦理本身的生态整体诉求。
在我们的习惯看待中,“伦理”概念被表述得很简单,认为它不过是指人的品性与气禀、习惯及风俗。其实,当我们运用生态化综合思想和方法来重新审查伦理时,却发现“伦理”所指涉的实际内容远远超过了“品性、气禀、习惯及风俗”等含义,因为伦理本身是生态整体论的,是关联性、生成性和历史性的一个生存论概念。
伦理所指涉的是人的生存问题。人的生存在事实上涉及三个维度,即实然存在、应然生存和必然存在三个方面。而这三个维度不是静止的,也不是互不关联的,却是呈现其关联整体的和生成敞开的进程状态。在这样一个关联整体的和生成敞开的进程状态中,人走向了人。因而,严格地说来,伦理是人走向人的一种关联状态,也是人走向人的关联化进程状态。所以,讨论伦理时,首先是讨论人。
人,作为一种具体的物种生命存在,无论是作为类存在,还是作为个体存在,他都首先是一种自然状态:人类是一种动物物种,人是一个动物。
从发生学角度讲,人作为一个动物走向人的关联进程,其实并不是必然,而是一种偶然。虽然宗教总是将人走向人的这一关联进程想象性地描绘了成神性的必然性,但实际上人不过是生物世界中最普通不过的、甚至是相当弱小的一种动物而已。人走向人的关联进程是一种偶然,即偶然中遭遇了某种气候、某种环境、某种食物资源等等。这些偶然的因素当整合到人这种动物身上时就发生了奇异的变化,人的身体尤其是大脑发生巨变,人获得了人质意识。由此,人开始了他使自己成为人的旅程。所以,人走向人是一种偶然,但人一旦获得人质意识之后,其从动物走向人的这一关联进程,却敞开为一种必然。
人作为一个动物而存在,就是其实然存在。人因为最初的人质意识的产生,并按照自己的人质意识要求而走向人的行动进程,就敞开为人的应然生存。人这一按照自己的人质意识要求而走向人的行动进程所欲达及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就是实现自己的必然存在。所以,人走向人的完整表述,就是人从实然存在出发开辟应然生存的道路而最终达向必然存在之境界。所以,人的存在的全部意义与价值,就是人如何从实然状态达向必然状态的进程,伦理问题就是在这一进程中得到生成、得到敞开,并反过来引导、规范这一进程状态。
人走向人的进程,并不是单方面的作为。换言之,人走向人的进程,不是人本身的单一进程,而是一种关联进程,并且这种关联进程还是整体性的和动态生成性的。仅就其整体性方面讲,人走向人的进程,首先是关联起物和他人,其次是关联起环境和自然、地球和宇宙,然后是关联起过去和未来。作为因为人走向人的进程而产生并发挥其自身功能的伦理,自然地并且是必然地获得其关联整体性质和动态生成性质。
概括以上内容,伦理本身的生态整体性展开为三个维度:一是人与社会的维度,伦理必然为人走向社会而构建实际生存的关系框架,并提供一种在这种生存关系框架下可选择的利害权衡机制和方法。二是人与自然的维度,伦理必然要在人与自然共互的存在框架下,揭示人向自然生存的实际伦理准则,均来自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和人性要求,以及它们相互生成的动力学原理和实际运作的方法论机制。三是人与历史的维度,伦理必然要遵循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和人性要求,而为人的实然存在如何朝向应然生存并最后开辟必然存在的道路,提供能够具有说服力的伦理解释依据和行动方法。概括此三者,伦理本身的生态整体性,实际上将为行进于当代之途的生境社会提供生态整体的生境伦理学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