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照自己,少照别人

多照自己,少照别人

时间:2023-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地的义军纷纷想要推翻秦朝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这其中又以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的势力最为强大。刘邦成为最先攻入咸阳的人。但其中最令刘邦惊异的,却是一面长方形的镜子。此镜功能奇特,后人以“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明察是非,断狱清明。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廉,都在公堂上挂起“明镜高悬”的匾额。能照见人心,衡量人性的镜子,其实就在我们自己心里。

成语诠释

【来源】《西京杂记》卷三。

【解释】又名秦镜高悬,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也比喻目光敏锐,识见高明,能洞察一切。

【成语掌故】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地的义军纷纷想要推翻秦朝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这其中又以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的势力最为强大。他们约定:谁先攻下咸阳,谁就可以在关中称王。

刘邦成为最先攻入咸阳的人。他进入咸阳宫后,前去巡视秦王室存放珍宝的仓库,里面的金银珠宝数不胜数,奇珍异宝令人眼花缭乱。但其中最令刘邦惊异的,却是一面长方形的镜子。它宽四尺,长五尺九寸,正反两面都能照人。如果一个人用平常的姿势走近它,照出的是倒立的人像;如果有病的人捂着心口走近它,就能从中看到自身疾病所在的部位;如果一个心术不正的女子走近它,就会发现她的胆特别大,心脏的跳动也异于常人。秦始皇害怕别人对他怀有异心,所以经常让人们去照这面镜子,如果发现了什么异于常人的状况,就将那个人杀掉。

此镜功能奇特,后人以“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明察是非,断狱清明。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一诗中写道:“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廉,都在公堂上挂起“明镜高悬”的匾额。

词解人生

秦始皇宝库中的那面镜子有特殊的功能,它能照见人心。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向来都是最“深不可测”的,有些时候,不只是别人不了解我们,就连我们自己都对自己知之甚少。如果世间真的有一面这样的镜子,一定会有很多人想要去看看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一定也会有很多人害怕看到自己心底最深处的不堪。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这面镜子,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关键在于,借由这样的一面镜子,我们看到了自古以来人们想要了解世人心理的愿望。

能照见人心,衡量人性的镜子,其实就在我们自己心里。当做了一件造福众人的事情的时候,你的心中一定是充满了幸福感的;当无意中伤害了别人时,你的心中一定是悔恨不已的;当无意中成了一桩罪恶的帮凶时,你的心中一定是恐惧万分的……无论是幸福、悔恨,还是恐惧,其实都是通过你心中的“镜子”折射出来的,根本无须别人提醒,你已经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作出了恰当的评价。

秦朝的那面镜子只是一个传说,但“明镜高悬”的匾额却时时可以在影视剧中见到,它所体现的,不只是为官者的公正无私,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照见自己心中的“镜子”,在别人做出评判之前,自己先认真地看清楚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