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诠释
【来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解释】投:扔掉。戎:军队。放下手中的笔,参加军队。指文人弃文从军,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
【成语掌故】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是东汉时期很有名的将军,也是一位十分杰出的外交家。他从小胸怀大志,不拘小节,但是对父母非常孝顺。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因哥哥被聘为校书郎,而和母亲随同一起来到洛阳。
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字,加上家中比较贫寒,便受官府的雇用,抄写文书,以此谋生。为了将这份工作做好,班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直到很晚才睡。
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觉得这份工作实在无聊,想到自己远大的志向,忍不住站起来,将笔狠狠地掷在地上说:“大丈夫即便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为国家的外交作贡献,以取得封侯,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周围的人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回应说:“凡夫俗子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
傅介子和张骞都是西汉人,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自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作贡献。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接着,朝廷采取他的建议,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班超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显示了汉朝的国威。
词解人生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人,就是那些怀有梦想,同时也有能力去实现梦想的人。任何事业都是由追求成功的梦想者完成的。每一个人开始自己的梦想前,不妨扪心自问:我是一个追求成功的梦想者吗?梦想者永远是那些奋斗不已,孜孜追求的人。执着于人生的梦想,是一种勇气和智慧;但埋葬旧的梦想,告别旧的自我,孕育新的梦想,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尤其是在已经有所成就的时候,这种选择无异于彻底地否定自我,需要极大的勇气。
适时调整方向,不是消极的退缩、信念的摇摆,而是一种积极的突围。不满意在旧的领域里的有限成绩,想突破自己,登上新的高度,这才是真正积极的人生。敢于中途变革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之士。
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毅然作出“投笔从戎”的决定,这是班超为后人所推崇的主要原因。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把学习搞好就是为国家作最大的贡献了,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才能用双手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