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诠释
【来源】(晋代)孙盛《晋阳秋》。
【解释】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于涂抹错字的颜料,后指任意修改。言论不当,随口更改。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成语掌故】
王衍,字夷甫,出身于琅笽王氏世家,西晋时期有名的清谈家。他自幼口齿伶俐,曾在文学名家山涛家做客,以其清秀的仪表、文雅的谈吐,赢得四座的赞赏。王衍走的时候,山涛目送他走出很远,感慨地对别人说:“不知道是哪位老妇人,竟然生出了这样俊美的儿子!然而误尽天下老百姓的,未必就不是这个人啊!”
王衍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他讲的时候,总是身穿宽松的衣服,手执拂尘,满口都是玄妙虚空的怪话。每当遇到义理讲得不恰当的时候,他就随口更改,毫不在乎。于是,人们便说他是“口中雌黄”。
不仅如此,他做事也是经常随意更改。他先把女儿嫁给太子为妃,后来太子遭人陷害的时候,写信向王衍求助。王衍不但不替太子辩白,反而因为怕受牵连,而上书请求离婚。后来太子沉冤昭雪,王衍因此事而被禁锢终生。
词解人生
提起谣言,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打个寒战,的确,谣言的传播速度惊人。不经意间,你可能突然陷入流言飞语中。你愤怒、无助、孤独,但甚至可能连对手都找不到。尽管有人说“没有流言能真正中伤你,只看你自己怎样对待”,也有人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还有人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无论哪一种,都无法使你摆脱已经陷入的困境。对于既成的事实,我们无力改变,但却可以阻止事情的继续发展。避免信口雌黄,便可让即将流失的仁德重新回归,也可使别人免于陷入流言的包围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