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诠释
【来源】(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
【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掌故】
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景公得了重病,国内的医生都手足无措,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没有起色。晋景公听说秦国有一个医生的医术很高明,便专程派人去秦国请这位医生来。
医生还在路上的时候,晋景公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两个小孩,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其中一个小孩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们这回恐怕在劫难逃了,躲到什么地方去好呢?”另一个小孩说:“不就是个医生嘛,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来了我们就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到时候,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不了我们。”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立刻被请进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之后,医生对晋景公说:“大王,您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效力也达不到。小人实在是无能为力啊!”晋景公听医生所说,竟然与自己在梦中听到的两个小孩子的对话如出一辙,便点了点头说:“你不愧为神医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又把他送回秦国去了。不久,晋景公便去世了。
词解人生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现代中国的青年人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四十岁之前用命换钱,四十岁之后用钱换命。”还有人说:“不在三十岁之前赚到第一个一百万就是失败的人生。”在他们看来,青壮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必须要趁着精力充沛的时候,拼命赚钱,所以,工作就变成了生活的唯一内容,整天坐在电脑前忙得焦头烂额,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省了,晚上还有应酬,全天二十四小时手机一直保持开机状态,每一分钟都在拼命,他们“吃得比猪少,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终于,有人熬不住了,在生命刚刚展开它的精彩画卷的时候,却因体力透支、劳累过度,过早地离开了,“过劳死”的现象频频发生在我们身边。
如果不想在还没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没施展人生的抱负,还没来得及享受美好的青春的时候,就“病入膏肓”,那就别再单纯地以为自己年轻,可以扛得住,而一味地用生命作赌注了。每天抽一点时间锻炼身体,每天定时定量地吃饭,定期到医院去做身体检查,让自己拥有可以持续战斗的资本与力量,人生才能走得更长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