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
智慧品读
一个人对人对事太苛刻了就很少有朋友。大地上有很多污秽腐烂的东西,却因此滋养了世间的生命,有动物也有植物;而在非常纯净、毫无杂质的水中,却很难找到鱼虾,因为水太干净,它们没有食物可吃。这就是“人至察而无徒,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然而可悲的是,在实际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把自己的位置看得太高,殊不知,这种自命不凡的想法,其实是在铸造无友的孤岛和灾祸的陷阱。
苏轼曾因王安石被贬湖州,期满后回京,前去拜访。不想苏轼拜访时正好赶上王安石午睡,苏轼便被书童迎入东书房等候。
苏轼闲坐无事,见砚下有一方素笺,写了“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两句诗便无下文了。于是他不屑地一笑说:“完全违背事实。”在苏轼看来,菊花最能耐久,在深秋即使焦干枯烂,也不会落瓣。一念及此,苏轼按捺不住,依韵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待写下后,又想如此抢白宰相,只怕又会惹来麻烦,但是若把诗稿撕了,又不成体统。左思右想,都觉不妥,便将诗稿放回原处,告辞回去了。
第二天,皇上降诏,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在黄州任职将近一年,转眼便已深秋,这几日忽然起了大风。风息之后,后园菊花棚下,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苏轼一时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此时方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不由得对友人道:“小弟被贬,只以为宰相是公报私仇。谁知是我错了。切记啊,不可轻易讥笑人,正所谓经一失,长一智呀。”
豁达的心胸可以容纳百川,而自视太高,无法忍受别人错误的人往往给自身招来祸患。人还是谦虚点儿好,即使有才华,也不要卖弄,特别是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弄不好是要自取其辱的。
人生在世,首先学会做个容纳世情万物的入世者,才能拥有出世的境界、不一样的人生。
因此,我们也应该像大地一样,有适当的接纳污垢的气量,不对自己不了解的事妄下论断,同时容纳别人的不足。这种做法既是对他人的敬重,也是保护自己的良策。
无论人的学业进行到什么地步,人的职位晋升到什么高度,谁都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了如指掌,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变成不能滋养生物的纯净水。坚持追求完美、优秀固然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也值得敬重,但是我们不能在没有朋友的世界生活。所以,与人交往时,把目光放在别人的优点上,对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不要轻下妄断。
世界上不存在一无是处的人,也没有不值得交结的朋友。总是拿着自己的道德标尺去衡量别人,最终就找不到适合自己心意的人。只要我们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把标尺换成寻找优点的探测雷达,朋友就会“鱼贯而入”,从而打破孤独的围墙,组建自己的交际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