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畏艰险,点滴积累

不畏艰险,点滴积累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才子,杜甫可谓生不逢时。“安史之乱”的浩劫,打破了唐王朝繁华盛世的局面,也打碎了杜甫心中的美好蓝图,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与残酷现实抗争的荆棘之路。杜甫虽生不逢时,却依然心忧天下,为天下苍生而奔走。任何伟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畏艰险、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远大的理想与眼光,再加上点滴的积累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人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智慧品读

人间一切横逆困难是磨炼英雄豪杰心性的熔炉。只要能够接受这种锻炼,人的身体与精神都会得到益处;如果不能承受这种恶劣环境的煎熬,那么在将来遇到困难时,他的身体和精神都会受到损伤。所以人要锻炼出坚忍不拔的精神。

苦难无处不在,人人都可能遭遇。但苦难是否可怕,全在如何去应对。平庸之辈,遽然遭遇而惊慌,颓然叹息而失措,更加疑神疑鬼,终至一蹶不振,为苦难所吞没。而强健高洁之士,虽遭重创而精神不乱,面临困苦而意志弥坚,假以时日,否极泰来,苦尽甘至,守得云开见月明,正可遂其青云之志。

历览世间成大事者,皆经历过一番寒霜之苦,没有人能够绕过。苦难可以涵养浩然正气,孕育卓越英才,成就辉煌人生。

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才子,杜甫可谓生不逢时。“安史之乱”的浩劫,打破了唐王朝繁华盛世的局面,也打碎了杜甫心中的美好蓝图,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与残酷现实抗争的荆棘之路。困守长安达10年之久而无所作为,他的理想之火不灭;遭受幼子饿死之痛,一家老小甚至沦为难民,他也没有放弃信念;被叛军俘虏,沦为阶下囚,他还是对国家忠心耿耿。直到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冬日,一叶行在潭州到岳阳江面上的孤舟,带走了诗人59年的生命。

作为一位历经磨难的诗人,杜甫一生漂泊,他游历了国家的大好河山,也看尽了百姓生活中的痛苦,从而写出了“三吏”、“三别”这样忧国忧民、脍炙人口的诗篇。

杜甫虽生不逢时,却依然心忧天下,为天下苍生而奔走。他这种身在饥寒之中而心忧天下的可贵品质是贯穿其一生的,这种至高至洁的伟大人格让人感动,正是:“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任何伟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畏艰险、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远大的理想与眼光,再加上点滴的积累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人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生皆有苦难,苦难成就人生。面对人生苦难,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微笑以对。这需要一种宽容、博大的心胸,一种坦然、顶天立地的从容。昂起高贵的头,扬起意志的风帆,迎着风雨远航。哪怕风儿报以残枝败叶的萧瑟,雨儿报以举步维艰的迷茫,皆愿以一种强者的风范,一种藐视万难的气度面对人生苦难。任何逆境和困厄都能锻炼人们的意志力,能使人的心性更趋坚强与完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