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巡抚向来有家丁50人,其所领的兵粮全归巡抚调派。同时,他把兵粮全数退回兵部,并予备案。至于治家立业,“俭则用足”,只有节俭家用才能充足。春秋战国时期的季文子就是一个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楷模。季文子出身于鲁国的贵族世家,但是他却能够克勤克俭,以节俭立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小处来说,节俭是一种将心比心的善良,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王逸《楚辞章句》

智慧品读

公、廉、恕、俭,应该属于道德范畴,是一种摒弃一己之私的高风亮节;是一种清白磊落的处世姿态;是一种宽厚博大的胸襟气量;也是一种修身养德的为人之道。

对于领导者来说,公正、廉洁乃立身之本。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公正无私才能明断是非,只有清明廉洁才能树立威信。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若身有正气,即便清贫如洗,也能够不言自威,相反,如若是贪恋细利而徇私枉法,即便是位高权重,在人们眼中也仅是蝼蚁之轻。

历史上,有个叫张伯升的人,他任福建巡抚时,是在1707年7月。他刚刚到任的时候,看到署衙陈设非常豪华,富丽堂皇,金银器皿一应俱全,锦绣帷幕闪闪发光。他立即招来役吏询问原因。役吏向他解释说:“这是按照惯例办事的,抚院到任,行户必须准备好,符合规格。”张伯升说:“我从来没有享受过这么好的物件,不必讲究那么多,快撤下去,行户就是百姓,难道我上任这点小事,也要向百姓滥派赋税吗?”结果这些东西都物归原主了。他的家人想留下几件东西,他严词制止了。

他命役吏把前任留下来的旧物品和仆人交给他使用。巡抚向来有家丁50人,其所领的兵粮全归巡抚调派。张伯升说:“我家都是庄农,弓箭刀枪我不懂,怎么能冒名欺骗朝廷呢?”便下令不用士兵。同时,他把兵粮全数退回兵部,并予备案。张伯升因自己的廉洁奉公,受到百姓的敬重,他的事迹被人们传为美谈。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张伯升的故事,恰恰印证了“公生明,廉生威”的道理。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至“公”和至“廉”,不能靠几句冠冕堂皇的空洞口号,关键在于人们是否能够脚踏实地躬行实践,在于人们是否能够在点滴小事上认真对待。

至于治家立业,“俭则用足”,只有节俭家用才能充足。春秋战国时期的季文子就是一个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楷模。

季文子出身于鲁国的贵族世家,但是他却能够克勤克俭,以节俭立身。他不仅自己生活俭朴,衣着朴素,马车简单,而且也要求家人勤俭节约。

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这种行为,有人劝他说:“您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您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您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完却不以为然,回答道:“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装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富强,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

听完这一番话,那人羞愧不已,内心对季文子也愈发敬重起来,于是,也仿效季文子勤俭节约。此事在鲁国上下传为佳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们看到季文子外在的节俭,钦佩他内在的德性。从小处来说,节俭是一种将心比心的善良,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

古人云:“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的衣食住行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他人的劳动成果,人们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他人价值的肯定。

从大处说,勤俭对于大事业的成就也是十分关键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说得正是这个道理。不管是从立德来讲,还是从立业着眼,勤俭无小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