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在《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中提道:“对一个问题肯用心思,便对这问题自然有了主见,亦即是在自家有判别。”
在他看来,有主见就是有学问。有主见,就是真正把握住了学问之要义,或许恰好和别人一样,这也无关紧要,梁先生说了八个字:“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晚年接受芝加哥教授艾恺采访时,梁先生解释道:“‘独立思考’就是不是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跟着说,不是那么样。‘表里如一’,我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表面跟里头是一样的,不隐瞒。”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梁漱溟先生都是带着自己的主见努力探索自己的人生。他自称自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而且他坚持本着自己的思想而行动。
他拒绝称自己为学问家,因为觉得自己的学问还不够那个程度。但他自诩为思想家:“我所见长的一面,就是好用思想,所以如果说我是一个思想家,我倒不推辞。”因此梁漱溟致力于求学,为自己能在人生问题上有独到见解,有自己的主见。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求学也是一样,要豁然开朗,必须潜心钻研,把心思沉下去,学问才会水落石出,豁然可见。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读书之中,必然也带有自己的思考,慢慢地由浅入深,这样,整个过程都是在接受和收获。
泰戈尔说,天空中不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而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必须要留下痕迹,或深或浅,在自己的心中慢慢累积起来,刚开始也许是朦朦胧胧的,但是终有一天会彰显出来。这样的学问才是有根的,不是飘忽起来的空中楼阁。而没有主见的人虽然会用一堆书装点门面,但是这样的人,往往“遇一个问题到眼前来而茫然”梁漱溟先生强调说,这种人是算不上有学问的。
梁漱溟先生认为,学习并不是大而全地什么都去学,这是没有必要也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学,如此用功才是真用心,如此用心才会有主见。
世界上没有什么正确答案,也没有最佳答案,能够自圆其说的就是行得通的,成功的学习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继承之中有创新和发展。梁漱溟先生就说:学问是什么?学问就是学着认识问题。在新问题出现之后,就试着去解答。能够答出来,就多了一份学问。也就多了一份有重量的主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