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情理相互依傍的人性,比生命更长

情理相互依傍的人性,比生命更长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梁实秋先生对文学的热爱,高于政治。对人性的追究,胜于时局。他们二人曾经有过长达八年之久的笔下论战,鲁迅斥责他没有爱国情操,他不能容忍文学被拿去抗战,当做祭奠,沦为牺牲品。但梁实秋始终是自由的。以理性的纪律为基础,把理性放在人性的中心,遭遇情感的泛滥,便对其施加合理的束缚。就像他不管怎样呼吁人性向理性靠拢,却并不妨碍他自己长成一朵花。冰心对梁实秋那著名的评价,人人都记得。

梁实秋先生对文学的热爱,高于政治。对人性的追究,胜于时局。这在硝烟弥漫的战时,是极不讨喜的性情。后来又成为国内研究莎士比亚著作的第一权威人士,更添了行文处世中的浪漫情愫,性格也渐偏中庸,不似鲁迅那般刚烈。他们二人曾经有过长达八年之久的笔下论战,鲁迅斥责他没有爱国情操,他不能容忍文学被拿去抗战,当做祭奠,沦为牺牲品。都是源自真心真情,因此谁都没错。只是处在那样一个纷乱的年代,人性的美丑善恶要放在民族这个大环境之下,不好评说。

但梁实秋始终是自由的。这自由中四溢开来的勇敢,源自他对人性了解得通透。凡所有大资本家小工人,莫不能脱离人性这个庞大的框架。无论阶级立场、身份地位有何不同,他们在人性本质上是无异的,一样会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一样都有爱的需求,一样都有着道德伦常的观念。人人都在企求身心的愉快,哪里有什么两样呢?人性是没有阶级的。

不过他承认人性的复杂。历史的车轮在时间的洪流中缓缓碾过,几经轮回,依然没有谁能完全、彻底得给这历史中的主体——人——一个精确的概念。人性复杂到无人能分得清楚其到底包涵几样成分。梁实秋因此而庆幸,恰好因为复杂,才有条理可说。条理依据什么来评说?那便是理性。情感再热烈,想象力再丰富,都要像人的理性低首。以理性为依托,人才可以为人,人生才会健康,才是常态,看着才普遍。如果说非要给人性加一则标准,这便是最好的标准。

至于梁实秋本人的人性,用一个时兴的词汇概括,叫做“二元”。他有一个“需要被控制的自我”代表着情感,有一个“施加控制的自我”,代表着理性。以理性的纪律为基础,把理性放在人性的中心,遭遇情感的泛滥,便对其施加合理的束缚。所以啊,梁实秋的一生,浪漫得不像话,可那浪漫却是让人无可挑剔的合情合理。

就像他不管怎样呼吁人性向理性靠拢,却并不妨碍他自己长成一朵花。冰心对梁实秋那著名的评价,人人都记得。那是梁实秋的寿宴,他兴致勃勃,追着冰心为他题字。冰心喝了一点酒,酒后通常都是真言,于是她挥笔写道:“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虽然是一朵鸡冠花。培植尚未成功,实秋仍需努力!”

这朵鸡冠花究竟努力到几成,成功与否,不是我们后辈所能评说与妄断。只是,当梁实秋在重庆他的那处知名雅舍里,用心的将昔之秋译成今之梁,悠然地品评人间百味时,他便已经是最自由的梁实秋。管他谁懂谁不懂,他兀自爱着这绚烂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