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行修养源自启蒙教育

德行修养源自启蒙教育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读物,更加重视传统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他的母亲费尽了心思!开始时,他家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家的小孩一起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学得像极了!孟母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才满意地点头说:“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啊!”

“孟母三迁”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典范,人们习惯于用它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表示人应该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到好的习惯。在《三字经》中,有很多都是教育思想的启蒙。《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笔间波澜

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学习,就不明事理。因此,历朝历代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读物,更加重视传统教育。“苟不教,性乃迁”指出了教育的迫切性,“教之道,贵以专”对教育提出了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源自书本,“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读书可以使人明心、清脑、益智、养气。明心指读书可以开阔人的心胸,涤荡人的灵魂;清脑指读书可以拓宽人的思路,开阔人的视野;益智指读书可以增长人的智力和才干;养气指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自身修养和气质。

很多人抱怨说自己想看书却没有时间,其实无须考虑太久远,只要在朝夕之间去争取时间就好。教育要寓教于乐,而不在于逼迫。让读书变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每天读一点,日积月累就会积淀出博大的学识与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