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发展农业生产。早在他24岁任沭阳县主簿的时候,他就曾组织几万民工修筑了渠堰。这不仅解除了当地人民的水灾威胁,还改变了沭阳人民的生活面貌,开垦出良田7000顷。在任宁国县令的时候,他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积极倡导并且主持在今安徽芜湖地区修筑规模宏大的坚固的万春圩,开辟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良田1270顷。
公元1072年,沈括主持了汴河的水利建设。他亲自测量了汴河下游从开封到泗州淮河岸共840多里河段的地势,采用分层筑堰法,测得开封和泗州之间地势高度相差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这种地形测量法,是把汴渠分成许多段,分层筑成台阶形的堤堰,引水灌注入内,然后逐级测量各段水面,累计各段水面的差,总和就是开封和泗州间“地势高下之实”。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一个创举。在对地势高度计算时,其单位竟细到了寸、分,由此可见,沈括的治学态度是极其认真的。
正是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促使沈括一生注重科学实践,并将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心得结集成册,写下了《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全书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逸事,约占全书的46%。
笔间波澜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将自己的见闻与经历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是沈括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坚定信念,用勇气战胜了一切。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同样需要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我们熟悉的作家杰克·伦敦,一生经历了许多苦难,贫穷与饥饿是他生活的“老朋友”,流浪与漂泊的岁月也差一点要了他的命,可是他一直不甘心受命运的摆布,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被人们传颂的作家。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只要我们坚定信念,鼓足勇气去面对,就一定可以战胜自己,创造命运的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