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人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千百年来的建设,使得它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千米,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因地形,用险制塞”。所以,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于是长城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因此,长城从整体看来就显得规模宏大,绵延万里,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
明代中期,政府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储存武器粮草,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加强。而传递军情的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长城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为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沙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千米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接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出雨水,保护墙身。
笔间波澜
康熙帝曾在一首诗中评价秦始皇修长城,说它虽然工程浩大,费尽了民力,仍然没有保住天下。康熙帝悟到了这点,所以采取怀柔政策,建起一道“修德安民”的无形长城,这是相当高明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历史上的中国讲究“内守外攻”,修长城就是“内守”,而主动攻击则是“外攻”,比如元朝。“内守”、“外攻”兼而用之,成就了过去的辉煌。不过抛却治国的宏大理念,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常常在见证这样一个道理,即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唯有进攻,才可以占据主动,这样赢的机会就大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