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很神圣的,它集中地代表了文明。所以,追求知识成了人追求进步的必由之路。
拥有知识便拥有了修养、文明、创造力,而没有知识便伴生了自卑、愚昧。所以,不仅知识而且连同知识分子,都很受文盲的尊重。这真是爱屋及乌啊。
其实也很有道理,知识了不起,能追求到知识本身也了不起,如同食物很贵重,古来以为“民以食为天”嘛,而能生产出食物也很了不起。所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的观念就这样产生了。
生产是很苦的,求知也非常辛苦。尤其当你已经拥有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后,再追求知识,就有双重的困难需要克服,或者说面临很大的矛盾:知识的难度和自身的能力。
当你信心十足也是精神饱满的时候,大有不可阻挡之势,而当你身心疲惫之时,知识的不易掌握便更其彰显了。与此同时,效果也成为信心的分水岭。如果一生求知而困顿一生,学富五车而无用武之地,那就更其疲惫了。因此便有些疑惑:已有的知识尚且无用,而更有知识不是徒劳吗?人生有涯,倾今生而求知,有何用?衣食无忧,消闲娱乐岂不快哉!何况,多少饱学之士却无用武之地,而多少不学无术的人却如鱼得水,甚至权倾一时一地。宜有知乎,宜无知乎?这令人想起陆游的诗:“人人养子盼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劝君生儿痴且愚,平平淡淡到公卿。”
人生的资本并不富裕,所以如何支配人生是需要精打细算的。如果付出的是生命,收获的是愤怒,那人生就很得不偿失;如果付出的是劳动,收获的是幸福,那人生岂不快哉!
知识有用乎?无用乎?
知识的价值历来都是双重的:有大与小之别,有社会与个人之别。于社会有用是于个人有用的放大,于个人有用则是于社会有用的基础和条件。试想一个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人却饥寒交迫,他怎么能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有用于社会呢?谁还会相信知识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谁还会追求知识,尊重知识分子呢?
人所追求的一切都是与利益有关系的,如果知识带不来利益而权力却能带来利益,那人会追求什么,以什么为重,岂不明确吗?
什么能给人生带来快乐和幸福,主观努力是一方面,但客观设定则是更关键的一方面。存在总是决定着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