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抛去故意深藏心中的秘密,就是公开的传播,有意的沟通,预设的诱导,等等,也达不到人与人,人与群体、组织、社会的完全理解;抛开独立于人的自然奥秘,就是人类已经认识了的自然,具有独立的学科研究成果、专门的传播机构的教育,也不可能做到人人都了解、掌握甚至熟悉。
人类为了理解自然、社会和自己,创造了语言、文字乃至各种媒体。但是人确实不能理解一切,人也不能完全互相理解。因为经验是有局限性的,知识是有局限性的、不全面的,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之谓也,而且,具体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人在为理解而努力,人也在为不理解而误解而痛苦。即是一类人,近如母子,也有表达不出和理解不到之处。共同经历一件事,有人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但有人却抽象不出或体会不到也是存在的。一部著作,不同的读者读出不同的意蕴,道学家、经学家、才子和谣言家各有所得;同一个人读同一部著作,每读一遍也会获得不同的感受;对同一件事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可见理解之不易啊。
志同者在相同的时空和事件中,尚且需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进行反复解释或反复询问,更何况一种理论,要武装人民、统一思想或指导社会,谈何容易呢?“从众”是可以做到的,但理解是困难的。
不能理解是一方面,表达不出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许许多多的事,人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许多激动、美好或痛苦,达到极限,却“无法用语言”形容。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出现了近十万年,文字作为语言的符号出现了约五千年,而且在不断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表达的需要,传播手段也经过了印刷技术到电子技术到网络技术的革命,但仍然不能促使人全面、深入地理解。而且亮点越大,盲点却越多。人类可谓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听起来玄乎,但不了解、不确定仍然没有随着信息的增多而减少(熵减),相反,人类表达不出的仍太多,不理解的也更多。
更何况人有标新立异的志向,还有制造事端并制造不愉快的劣根性!所以,尽管理解是可能的,但可能性就等于现实性吗?
二
因为不理解,所以理解成了人的一种追求,不管是人与人还是人对客观世界、人类社会。
对社会、自然和人本身的理解不可能是绝对彻底,所以诞生了哲学,产生了不可知论,也产生了可知论。不可知论是唯心主义的,它对此做了直接或绝对的回答;可知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大长了人的志气,大增了人理解的信心,但同时指出认识的无限性,让人产生一种遥不可及感:你就像背着阳光追赶,始终超不过前面的影子。
生活中的理解是对交流、传播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基于交流符号比如说话、语言、媒体等组成的意群的理解。这个意义上的理解也是做不到绝对一致的:传达信息与理解信息总是有差距甚至做出相反的理解。
什么原因呢?原因无非三方面,即主体、客体和中介。中介即符号,符号本身有限,符号的意义有限,符号又具有引申意义,这都为表达和理解造成困难;而借用符号传达或理解意思的主体又是有差异的,差异是重要的原因,如知识、身份、信仰、习惯、文化背景、地域背景、精神状态等等,都是影响理解的重要因素;符号信息所指代、反映的客观本身的多元性、差异性,也使理解的准确性、一致性降低。而且,引申义总是因主客体多元差异而具体化,但人所能理解的更多是符号的抽象性、普遍性,也即符号的本义。
如此,从主体方面说,简单的人做出简单的理解,而复杂的人则做出复杂的理解。如同一盘棋,有人能看出一步,有人却能看出多步。人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构成、社会阅历、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去理解人,理解符号和社会现象以及历史甚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事。所以,有人理解太简单,有人理解太复杂,有人甚至搞“索隐”“论证”“考证”,把人和事复杂化。
所以,理解的钥匙便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人具体对待,具体时代具体遵从。总之,时间、地点、对象及其身心状态和条件,是理解必需的出发点。因此设身处地可能更容易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