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是一种境界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要求他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要学会宽容。但宽容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事,也不是想学就能随时学到的,而是一种修养,是一定经历甚至坎坷后的境界。房龙为此著作《宽容》,鲁迅为此设譬云:人与人相处,如同豪猪相处,相互挤得近了会刺痛对方,那么就离远一点。能够沟通,容许错,也容许纠错,这里就有宽容。不宽容也能行得通的办法也有,一是自己离开,一是迫使对方离开。不可能,就要学会宽容,以求和谐相处。

人会做出各种行为的,人也会对行为设定一些规范的。行为与规范的统一,成为思想与现实都容纳的条件。

但是,矛盾无时无处不在的客观必然性,也正表现于行为与规范的冲突。至于个人行为与个人思想的矛盾,更是芸芸众生生活中的常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美与丑的统一,善与恶的统一,好与坏的统一,就是人的本质。所以,对人的要求就不能纯而又纯,绝对的要求是不现实的甚至是愚蠢的想法,在一个人来说,至少是不成熟的表现。

对不纯美的人怎么对待?一方面要求他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要学会宽容。要求他向美向真向善,也要允许他改“邪”归正,甚至也应该容纳其不纯不美的存在,因为也许正是这些所谓的不纯不美构成了他生存的要件。

不论对人还是对事,都要做到能宽容。但宽容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事,也不是想学就能随时学到的,而是一种修养,是一定经历甚至坎坷后的境界。既如此,那么,我们就多经历,多磨炼,而后达到宽容境界。

房龙为此著作《宽容》,鲁迅为此设譬云:人与人相处,如同豪猪相处,相互挤得近了会刺痛对方,那么就离远一点。如此远而近之,近而远之下去,终于保持一种稳定距离,相安相处。

人不是苍蝇,可以因为厌恶而拍死;人也不是蝴蝶,可以因为喜欢而握入掌中;更不能因为不容一个人而迁怒于容纳他的人,如果这样,他的父母也会成为你的仇敌。因为人活着,就要生活,就需要就业、劳动,所以,必然有容纳他的地方。你不能容纳的人,应该有人容纳他;对你是坏人,对别人未必不是好人。你不容纳也不允许别人容纳,那就是要他死,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还会怕你吗?

人不仅会犯错误,而且也会改正错误。犯错误是一种主观过错,但也有客观条件。如同天热了,人才会脱去棉衣,天冷了,人才会加上棉衣,没有一定气候,想展示形体美的欲望只能克服。而且,人也是人的客观条件,小孩子的犯错误,与父母的管教有关,职工的犯错误,与领导的管理也有关,一个国家没有法制,秩序必然会大乱,没有警察,盗贼自然四起。

而且,仅有规则还不行,还要教化。宗教是一种教化,在劝人向善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随着文明昌盛,科学渐起,不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也都起教化的作用;不论是父母,还是领导,都有教化的职能和责任。不仅把规范设定下来,还要把规范包括德与法观念化,变成人的自觉行为。

人与人相处,就是一种沟通,也是一种纠错过程。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个人,如同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接受别人强加的思想一样。原因就是人都是有思想的,会思维的,要让他接受外加的思想或把自己的意志变为他人的思想,必须学会沟通。能够沟通,容许错,也容许纠错,这里就有宽容。

不宽容也能行得通的办法也有,一是自己离开,一是迫使对方离开。但人生是一个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的过程,谁能不停地离开下去?正如鲁迅说的,总想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怎么可能呢?不可能,就要学会宽容,以求和谐相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