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读书是为了分出阶层

读书是为了分出阶层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书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文明的宝库。读书的目的也会因年龄和职业而异。读书看皮,读报看题,这在一方面可能反映的是书报之寡味,而在另一方面对另一些人而言,则是一种境界——无需细看详阅,仅此即足矣!所以,读书达到仅看“皮”或至多翻翻目录就知书,这是一种境界的标志。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此则是浅尝辄止的表现,不能真正达到“看皮(题)”即可的目的。

人是要学习的,人类发展史和具体人的成长都是先在实践中学习,然后才读书。因为书是人对实践经验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总结,书是实践而后形成。所以,先有实践,后有著书,先有著书,后有读书,先识字,后读书。在这个意义上说,读书与著书具有紧密的关系,读书的根据:一是为了得到知识,二是有书可读。

因为有人读书,所以就有人著书;因为有人著书,所以就有人读书。从实践上升到理性,就产生了书。书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文明的宝库。后来的人,一些人要继续著书,更多人则要读书。许多人的经验,一个人或少数人总结成书,更多人去读。有教科书,有自然科学书籍,有哲学社会科学书籍,有理论著作,有文学作品,有文字读物,有图画,也有图文并茂的书。

著书是为了认识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一方面以理论形态成书,另一方面以文学艺术形态成书。这著书就是所谓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书的目的与著书的目的是大致相同的:著书是研究,读书也是研究;著书是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读书是为了了解新知识和汲取精神力量;著书是为了反映生活中的情节,读书也是为了解、欣赏情节化的生活。

读书的目的也因人而异。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为了科学研究,为了提高劳动技能,为了创造更多价值更多财富,为了拓宽思路,为了借鉴先进经验,为了度过闲暇时光,为了修养身心。一些人为了名利而著书,一些人也为了名利地位而读书,孔子说“学而优则仕”,因此“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成了读书人的共识,甚至后来的人干脆不读书或少读书而只混一张文凭……具体的人,其读书的目的就是如此的不一样。

读书的目的也会因年龄和职业而异。对于青年学生和一般人来说,读书是求知,丰富自己;对于走上职场的人来说,读书就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得更好,成就更大;对于思想家来说,读书并非单纯为求知,重要的是从书中发现一些问题,得到一些启发,以开发书中之所无;对于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人来说,书就是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读书就是从中寻求一片心灵的净土,铸造超凡脱俗的境界;而对于既不求知也不思想的人呢,读书就有些休闲消磨时光的意思,而且,更多的人和人的更多时间都是需要读闲暇之书的,目的是为了休闲;对于老年人来说,读书仅仅是为了安度晚年或者发挥一点余热。

抽象地讲读书的目的,从人类发展史讲读书的目的,那也很简单:读书就是求智、增加知识、休闲或提高修养。但细分起来,却是不一样的。

因此读书就有选择性。如果为了消磨时间,从中获得娱乐和消遣,那么,就必然选择文学艺术,而且情节越引人入胜越好,越让人放松越好;如果进行科学研究,理论探索,那么就要选择学派不同、观点各异的理论著作;如果为了获得基础知识,夯实理论文化功底,那么就必须选择具有权威性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如果为了修养心智,成为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人,那么,就要选择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就要对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的基本知识都要孰知;如果为了牟取一官半职,就搞一张文凭足矣。

所以,读书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读什么书的目的也不一样,什么人读什么书之目的不一样,在何时何地读何书,目的也不一样。

一些哲学家在读了许多书后主张不再读书,以便不受其限制地去思考、创新,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有选择地读一些书,也可能激发灵感,产生另一种创新。故曰:开卷有益。此益并非仅指益知,更重要的是益智。故又曰:读死书不如不读书。但做到读书而创新,是知识、阅历,特别是思想境界达到必要高度的结果,否则,还是读死书。其途径,重要的是读之而又结合现实和实际思之。是孔子所谓熟读之、慎思之、恭行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看皮,读报看题,这在一方面可能反映的是书报之寡味,而在另一方面对另一些人而言,则是一种境界——无需细看详阅,仅此即足矣!其知识、经验完全可以推知其详。当然,有时也可能大致翻翻,就更知其多了。所以,读书达到仅看“皮”或至多翻翻目录就知书,这是一种境界的标志。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此则是浅尝辄止的表现,不能真正达到“看皮(题)”即可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