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有一次科学演讲,题目叫《法仪》。其中说: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悬,平以水。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仿依以从事,犹愈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法,义指标准,引申为法则(规律)、方法。不同手工业工匠各有自己特殊的技巧,但都要遵守共同的标准、法则,运用普遍的方法。如制方要用矩尺,因为它合乎方的规律(角为90 度)。制圆要用圆规,因为它合乎圆的定义(一个圆心,所有半径同长)。取直要绷紧细绳弹墨线,因为它合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定理。取垂直要以悬挂的垂线为标准,因为悬锤拉紧之线无处不垂直。《经下》说:“正而不可倚,说在团。”《经说下》:“丸无所处而不中悬,团也。”以悬垂的金属圆球拉紧的直线具有垂直的性质。取平要用水平仪,因为水为流体,易于自然平衡。这五种标准,是一切工匠都必须遵从的普遍法则。巧匠的巧,恰恰在于所制工件合乎标准。不巧的工匠,模仿这五种标准依葫芦画瓢,也比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和意愿工作要好得多。各种手工业工匠做事,要有共同遵守的法则。从士到将、相自然也是如比。墨子在这里阐述法则、方法的作用。
墨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非常重视“法”。墨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法则”、“方法”的概念。他解释《诗经·大雅》“顺帝之则”说:“帝善其顺法则也。”这是“法则”一词的出处。他又说:
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天志中》)
这是“方法”一词的出处。“方法”最早特指匠人为方之法,后来才指普遍的方法。墨子的说法是从工匠的经验中悟出的。由此,“法则”和“方法”的概念,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今天使用频率甚高的两个语词。
墨子后学在教学中,继续讨论“法”的性质和作用。在他们的教材《墨经》中说道:
法,所若而然也。意、规、圆三也,俱可以为法。
循,所然也。然也者民若法也。
法同则观其同。法取同,观巧传。
一法之相与也,尽类。若方之相合也,说在方。
方尽类,俱有法而异。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尽类犹方也。物俱然。
法则,是遵循着它就达到预期结果。如凭借圆的定义、圆规、一个圆形的实物,都可以制成一个圆。具有相同法则的事物,就考察其相同的法则。在墨者代代相传的技巧中,有很多相同法则的事例。跟一个法则相符合的事物,就归入一类。例如方形或方体,它们的角都是90度,都可以用矩尺量度制作。方形或方体,都可以归入“方”类。它们都遵循制方的法则,而各有形体大小或质料的不同。木工制作一块方木,石匠凿出一块方石,角都是90度,都可以用矩尺量度。考察其他事物法则的普遍性或特殊性,可以依此类推。
墨子后学勤于切磋能工巧匠的经验,并注重学习前人的知识,从中概括多门科学技术理论。仅就数学,特别是几何学来说,《墨经》中就有许多具有永久意义的思想。试看以下定义:
平,同高也。(水平是指有同样的高度)
同长,以正相尽也。楗与框之同长也。(同样长度,是指两个东西,跟作为标准的第三个东西完全重合,不多不少。如门栓和门框同样长度)
中,同长也。中心,自是往相若也。(圆心,是从这一点出发,到圆的边界都同样长度)
圆,一中同长也。圆,规写交也。(圆是一个中心,到边界距离都等长。它是用圆规旋转一周所画出的封闭曲线)
方,柱、隅四权也。方,矩写交也。(方是四边四角相等。它是用矩尺画出的封闭图形)
倍,为二也。(倍是用二乘所得之数)
这些思想与西方大约同时期的欧几里得几何学是一致的。
《墨经》还发现和证明复杂的几何定理。如:
直,三也。(三点在一直线上,等于说三点中有一点,恰好介于其余两点之间)
圆无直。(一圆周上任何三点,都不在一条直线上)
由于《墨经》的写作体例是极其简明的经体,决定其对几何概念和理论的表达十分简约,而且没有数学的符号、方程式和图解,但其基本思想与西方的科学理论是相符的。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年)于1899年出版《几何基础》一书,把欧几里得几何学整理为从公理出发的演绎系统。根据这个系统:
设有同在一直线上的三点,则我们从经验上知道,有一点介于其余两点之间。
若B点介于A和C两点之间,则A、B、C是一直线上的三个不同的点。
对于任何不同的A和B两点,在直线上至少有一点C,使得B介于A和C之间。
在一直线上任何不同的三点中,至多有一点介于其余两点之间。
如图(13):关于直线和圆的关系,有
图(13)
定理:一直线与一圆的公共点不能多于两个。
推论:无圆能通过同在一直线上的三点。
如图(14)。
图(14)
墨者的几何定理,同西方的科学思想十分吻合。古今中西,何其相似,自有贯通。这说明科学没有国界,不分民族,并且只要是科学,也总有某种超越时代的价值。墨家的科技理论,是墨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世界科技史和文化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注释】
[1]《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一九六一年版,第10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