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墨子智辩巫马子“言称汤文,行譬狗豨”

墨子智辩巫马子“言称汤文,行譬狗豨”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墨子主张“兼爱”,是目无父母。很明显,墨子正是反对子“不爱父”的。墨子和儒家信徒辩论“兼爱”的事例,在《墨子》书中屡见不鲜。言外之意,墨子认为,宣传兼爱是善意,反对兼爱是恶意。巫马子在辩论中,以输而告终。“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但是在君子跟暴人之间,墨子主张“有斗”。子夏之徒把这两个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遭到墨子痛斥。儒者言必称汤文,行动却要以猪狗为榜样,墨子连呼“伤矣哉”。

墨子的“兼爱”,跟儒家思想是对立的。“兼爱”主张“爱无差等”。儒家坚持“爱有差等”,即根据亲疏贵贱施予不同程度的爱。这又叫作“亲亲”,如爱自己父母比爱别人父母多,爱同族人比爱别族人多等等。墨子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别爱”(有差别的爱);把坚持儒家思想的人叫“别士”、“别君”。总之,儒家思想是维护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墨子思想反映“农与工肆之人”要求平等互利的愿望。

儒墨思想尖锐对立,两派学者经常进行激烈辩论。略后于墨子的孟子,曾攻击墨子“兼爱”: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杨朱(战国初哲学家)提倡为我主义,是目无君主。墨子主张“兼爱”,是目无父母。目无君主,目无父母,就跟禽兽没有区别。这是百家争鸣中常见的人身攻击。墨子说:“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此所谓乱也。”(《兼爱上》)很明显,墨子正是反对子“不爱父”的。跟儒家不同的是,墨子主张爱别人父母应该同爱自己父母一样。孟子说的“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是对墨子原意的歪曲,至于进一步说“无父”是“禽兽”,就更是无理谩骂,乱扣帽子。墨子和儒家信徒辩论“兼爱”的事例,在《墨子》书中屡见不鲜。

一、言而无利,信口开河,墨子智辩巫马子

儒家信徒巫马子与墨子同乡。此人心直口快,常与墨子辩论。有一天,巫马子对墨子说:“我跟你不同,我不能兼爱。我爱邹国人胜过爱越国人(邹国比越国近),爱鲁国人胜过爱邹国人;爱同乡胜过爱鲁国人;爱家里人胜过爱同乡人;爱父母胜过爱家里人;爱我胜过爱父母。因为离我越来越近。打我,我感到痛。打别人,我不感到痛。我为什么不设法去掉我的痛苦,而要设法去掉别人的痛苦?所以只能为了我的利益而杀别人,不能为了别人的利益而杀我。”

墨子问他:“你要把这个意思藏在心里,还是要告诉别人?”巫马子说:“为什么要藏在心里呢?我当然要告诉别人!”

墨子说:“按照你的说法,一个人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别人。如果一个人喜欢你这句话,并照你的话去做,这个人就要为自己的利益而杀你。同样,十个人喜欢你的话,这十个人就要杀你。如果天下人喜欢你的话,天下人都要杀你。反之,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你的话,会因为不喜欢你的话而杀你。同样,十个人不喜欢你的话,会杀你。天下人不喜欢你的话,会杀你。总之,喜欢你的话会杀你,不喜欢你的话也会杀你。就是说,如果真的实行你的这种反对兼爱的话,你就要被杀。这岂不是等于自杀?你说这种话,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利益。相反,却只有害处。既然言而无利,你为什么要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所以,你不如趁早收起你的话。”(《耕柱》)

墨子对儒家信徒反兼爱言论的驳斥,一针见血。对此,巫马子心中犹有不忿,“你兼爱天下,没看到天下人得到什么利益。我不爱天下,没有看到天下人得到什么害处。咱们两人都是只有动机,而没有效果。您为什么偏说自己的话是真理,而我的话是谬误?”

墨子问对方:“假定现在有甲某正在放火。乙某提着水桶,要用水灭火。而丙某则提着油桶,想火上浇油。乙某和丙某都只有动机,而没有效果。你怎么评价这两个人呢?”

巫马子脱口而出:“我赞成乙某提水想灭火的动机,而反对丙某提油想助长火势的动机。”

墨子笑着说:“那么好,我肯定我宣传兼爱学说的动机,而否定你反对兼爱学说的动机。”言外之意,墨子认为,宣传兼爱是善意,反对兼爱是恶意。因为前者导致天下大治,后者导致天下大乱。巫马子在辩论中,以输而告终。

二、言称汤文,行譬狗豨,墨子痛斥子夏徒

《耕柱》篇记载:

子夏之徒问于墨子曰:“君子有斗乎?”墨子曰:“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猪)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商汤和周文王),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鲁迅先生1934年8月作历史小说《非攻》,其开篇写道:

子夏的徒弟公孙高(此人名为鲁迅虚拟)来找墨子,已经好几回了,总是不在家,见不着。大约是第四或第五回罢,这才恰巧在门口遇见,因为公孙高刚一到,墨子也适值回家来。他们一同走进屋子里。

公孙高辞让了一通之后,眼睛看着席子的破洞,和气地问道:

“先生是主张非战的?”

“不错!”墨子说。

“那么,君子就不斗么?”

“是的!”墨子说。

“猪狗尚且要斗,何况人……”

“唉唉,你们儒者,说话称着尧舜,做事却要学猪狗,可怜,可怜!”墨子说着,站了起来,匆匆地跑到厨下去了,一面说:“你不懂我的意思……”

鲁迅这一段描写中的对话,即渊源于《耕柱》篇记载。

墨子所说“君子无斗”的命题,有特定含义。它指的是,在君子仁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互助互利,而不应互相残害欺侮。《非儒》篇说:“若皆仁人也,则无说(理由)而相与(敌)。仁人以其取舍是非之理相告,无故从有故也,弗知从有知也。无词必服,见善必迁,何故相与(敌)?”仁人实行兼爱互助,没有理由相互为敌。但是在君子跟暴人之间,墨子主张“有斗”。因为君子为天下“兴利除害”,可以兴正义之师诛讨、惩罚不义之师。如果对暴人不斗,等于纵容坏人,残害好人,是天下最大的“不义”,不能称为“君子”。

很明显,无论是君子内部的“无斗”,或是君子与暴人之间的“有斗”,都不能跟猪狗之间的打斗相提并论。子夏之徒把这两个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遭到墨子痛斥。儒者言必称汤文,行动却要以猪狗为榜样,墨子连呼“伤矣哉”(有伤人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