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如积薪,后来者居上。墨子后学以无神论代替先师的有神论,这是文化史上一个学派由谬误走向真理的范例。
狭义《墨经》四篇坚持唯物论一元论的宇宙观,把客观世界作为唯一研究对象,从科学观点看待宇宙人生,没有给鬼神留下藏身的余地,绝无一字一句谈神论鬼,把墨子的有神论观点抛弃得干干净净,坚持无神论的立场。
中国古人认为四方上下即空间叫作宇,古往今来即时间叫作宙,《墨经》叫作“久”。《墨经》说“久”即时间概念是“古今旦暮”等不同具体时间形式的概括。《经上》说:“久,弥异时也。”“宇”即空间概念是“东西南北”等不同具体空间形式的概括。《经上》说:“宇,弥异所也。”《墨经》认为时间和空间相互联系,是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物质在空间运动,既表现为空间,又表现为时间。墨者拿人走路打比方说:“行修以久,说在先后。”(《经下》)“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经说下》)人走路,先迈第一步,再迈第二步,如此等等。走的远近,是空间;走的先后,是时间。时间空间相互联系,二者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
后学认为宇宙空间是无穷的。《经说下》:“莫不容尺,无穷也。”宇宙空间用尺量,永远量不完,所以是无穷的。《经上》:“盈,莫不有也。”“尽,莫不然也。”即无穷的宇宙空间充盈着无穷无尽的物质(“有”和“然”指物质的存在状态)。
世界上的一切实际存在都用“物”这个总名概括,即世界上一切都是物质。《经说上》:“物,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也命之。”“物质”是外延最大的普遍概念,它包容概括一切实际存在的事物。这样,鬼神就没有存身的余地。
墨子后学以唯物论观点为指导,阐释人的生理、心理现象。人的生命是形体具有正常的感知能力。《经上》说:“生,形与知处也。”形体具有正常感知能力就有生命;只有躯体而丧失感知能力,就是死亡。《经说上》说:“盈(指形体与感知能力兼有)之生,常不可必也。”睡眠是人的认识能力暂时休息,不发生作用。《经上》说:“卧,知无知也。”做梦是睡眠时所产生的虚幻感觉。《经上》:“梦,卧而以为然也。”平静恬淡的心理状态,是人的认识能力暂时不发生欲念的激动。《经上》:“平,知无欲恶也。”《经说上》:“平,淡然。”人的生病和死亡是可以认识的。《经下》说:“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说在病。”《经说下》说:“或伤之,然也。见之,知也。告之,使知也。”“疑无谓也。臧也今死,而春也得之,之死也可。”一个人因受伤而生病,既可认识,又可告诉别人。臧得不治之症死,春受到感染也可能死,用不着疑神疑鬼,更用不着找巫婆神汉装神弄鬼。《小取》说:“且夭,非夭也。寿且夭,寿夭也。”小孩子得病有可能夭折,但不等于已经夭折,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治病改善营养,使即将夭折的孩子获得长寿。听天由命,不采取积极措施,任其夭折的态度要不得。墨子后学在“寿夭”问题上主张积极有为,反对儒家的宿命论观点。
墨子后学从老师的宗教迷信思想中解脱,用唯物论一元论和彻底无神论的观点说明宇宙人生,认识改造世界,把墨学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