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先生尝言:“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请问。曰:“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都是为了个君臣、父子、夫妇着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着父子、君臣、夫妇的相?”
〖译文〗
先生曾这样说道:“佛教对于‘相’不执著,其实却对‘相’执著;我们儒家对于‘相’执著,其实却对‘相’不执著。”黄直就这个问题请教于先生。先生说:“佛教徒担心父子连累他,于是离开了父子;担心君臣连累他,于是离开了君臣;担心夫妻连累他,于是离开了夫妻。这些,均是执著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他才要逃避。我们儒家,有个父子,就给他仁爱;有个君臣,就给他忠义;有个夫妻,就给他礼节。什么时候执著于父子、君臣、夫妻的‘相’呢?”
有一对夫妻,妻子每天吃斋念佛,就连吃饭睡觉也是佛语不断,这使得丈夫很是心烦意乱。为了能够让妻子消停片刻,丈夫心生一计。一天,丈夫在屋外连续喊了几声妻子的名字,没想到妻子气冲冲地责怪丈夫太吵闹。丈夫却笑着说:“我才叫你几声,你就心生厌烦,而你每天都不停地打扰佛祖,连吃饭睡觉都不放过他,难道佛祖就不感觉厌烦吗?”
佛家倡导念佛,本意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定力,使我们由定生静,从而增强我们的智慧。
而这个妻子并没有体会这其中的深意,虽然口中在不停地念着佛经,内心却无法安定。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到心中有佛,念念从心起,念佛不离心,又何必去在意念经时声音的大小和次数的多寡呢?
有时候,很多人就像故事中的妻子这样,因为过于执著于一件事情,而忽视了做这件事情的本意,从而使自己处于一种只在乎形式的盲目状态之中。这不但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快乐,反而使自己的人生陷入到无限的苦恼之中,就如同下面的小和尚。
一天,老和尚和小和尚从山下回来,途经一条小溪,师徒二人轻松跨过小河。这时,他们发现有位妇人在岸上踌躇不前,不敢过河。
老和尚随即走过去,有礼了一句,背着妇人过河。到了河对岸,老和尚把妇人放下,同小和尚一起上山。
回到寺院以后,小和尚百思不得其解,心想:“佛中五戒说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师父这是犯了邪淫戒,怎么还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呢?”结果,小和尚整夜都睡不着,起来打坐念经,可心里还是不明白。
终于挨到了第二天,小和尚对老和尚说:“师父,您昨天犯了大错,您应该向佛祖请罪的。”老和尚一听懵了,不知道小和尚说的是何事。
“就是昨天的那位妇人啊,你背她过河了!”
老和尚这才恍然大悟,他笑着对小和尚说:“我虽背她了,却已然放下她,你没有背她,却始终放不下她。应该静思己过的是你。”小和尚这才醒悟。
老和尚说得很对,执著与放下在乎一颗心,而不是表面上的行动。对老和尚来说,背妇人过河只是助人为乐,所以他背的人是谁都无妨;而对于小和尚来说,太执著于佛教戒律,执著于“色相”,只守持表面功夫而忘却了佛之本质在于一个“善”字。心存善意,便无贪嗔痴妄。
所以,王阳明才会说,不执著也是执著。出家之人倘若内心担忧被七情六欲困扰,才会舍弃家中的一切做一个“出家人”。因为害怕被父子关系连累,被君臣关系连累,被夫妻关系连累,出家本就是一种逃避。这就是“出”而未出。不如回馈父子亲情以仁爱之心,回馈君臣之礼以忠义之心,回馈夫妻之情以彬彬有礼之心。只有如此,才算真正地做到了放下而不执著。这就是未“出”而出。
很多人往往被表面现象蒙蔽,觉得开怀大笑就是放下伤心,其实不然。只有内心逃避的人才执著于放与不放。放下不等于不执著,铭记不等于执著。当别人问你:“你忘记了吗?”如果你能心存美好地回答:“我没有忘记其中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让我忘记忧伤。”这才是真正的放下。真正的放下是收获,而不是淡忘,也不是失去。
如果一个人说:“我想忘记。”其实,这个人不是想学会放下,而是执著于“忘记”。越是想放下的人,内心越执著越放不下。如果一个人说:“我已经忘记,忘记有关的点点滴滴。”那么,这个人必然还在心痛着,只是假装失忆,实际上心里比谁都刻苦铭心。
人生因为执著而丰满,也因执著而局限了自己。执著,看似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其实,如果把执著放错了地方,就会变成人人都无法理解的固执。固执不仅伤害了关心你的人,而且也会使自己伤痕累累,身心俱疲。
不要一味地“不到黄河心不死”,也不要执意于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拿到手,而是相信放手的成全能让你收获更多难能可贵的品质。当我们放手眼前利益时,也是我们拥有全世界的时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