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译文〗
圣人的心犹如明镜,由于这个明,使它感而必应,无物不照。学者研究时事变化,与镜子照物的道理是相同的,但学者须有一个‘明’的功夫。对于学者来说,不怕不能穷究事物的变化,只怕己心不能明。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只能称之为“凡人”,只有少部分卓尔不群,思想非凡的人,被称为“圣人”。这些人之所以能有大作为,不是他们知先机,而是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心来洞察事物。
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看去,总是不尽相同。比如,对同一幅风景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有人对漂浮在天上的白云特别喜欢,有的人单单喜欢风景里的小溪,也有人只看里面的花花草草。另外还有一些人,他们一眼就能看出这幅画是真迹还是伪作。所以,这个世界便有了“圣人”之说。
针对这一问题,王阳明说,只怕镜子不明亮,不怕有物不能照。如果一个人能够让自己做到心明如镜,无论外界事物如何变更,都可以把事物看的真真切切。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尘埃满布,照出来的事物也自然是模糊不清。比如,那些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的圣人们,他们之所以能应变无穷,是因为他们能够让自己做到感而必应,无物不照。
那么,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心如明镜呢,在这里我们不妨听一个“十六两半”的故事:
当时还是十六两为一斤的年代,在某个县城的某条街道有两家米店。其中的一家米店为“永昌米店”,另一家米店为“丰裕米店”。“丰裕米店”的老板为了多赚钱,有一天便请来了修称的师傅,让师傅帮他把称砣减成十五两半。如此一来,他每卖出一斤米,就能多赚半两米的钱。
不料,“丰裕米店”老板和修秤师傅说的话,被自己的父亲听到。等儿子走后,老人吩咐星秤师傅说:“你给我把称砣加重到十六两半,而且不要把这件事告诉我的儿子。”修秤师傅点点头,并按老人的吩咐去做。
从此以后,“丰裕米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从而导致“永昌米店”的生意越来越差。这时,“丰裕米店”的老板开始洋洋得意起来,他心里暗自盘算着:我们的米店每天卖出去几千斤米,每斤米我能够多赚半两的钱,算下来可是一笔不少的利润。随后,他又开始想到:
这事说也奇怪了,在没有改秤之前,米店里的生意并不红火,现在我把秤的数量减少了,生意反倒火了起来,也许是天助我也!
一天晚宴,“丰裕米店”的老板趁家人都在场,向大家说出了自己“十五两半”的事情。家人听后,都夸他有经商头脑,只有他的父亲一言不发。
晚宴散了之后,老人把儿子叫到身边,并对他说,“你可知道,这生意如何才做得如此红火?”儿子沾沾自喜地说:“这事我当然清楚,我们家的米好,我人缘也好,生意自然就好。”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做人不能自以为是,事出必有因,如果没有那‘十六两半’,你的店可能早关门了。”之后,老人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一五一十告诉了儿子。
儿子听后才恍然大悟,从此开始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粮米生意。
在这个故事中,这位父亲始终心如明镜,他洞悉世事,明白自古为商之道重诚信。而他的儿子则敛财不义,如果老人任儿子随意行事,终有一天会东窗事发。但是,老人也明白,如果当面阻止儿子,不但会伤了父子之间的感情,而且儿子也未必会听从自己的意见,所以他才暗中行事。
面对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我们首先需要一双窗户来看世界,这个窗户就是我们的双眼。对于眼睛这扇“窗户”,我们千万不能疏于清理,而是要做到时查、时新,千万不要被污垢蒙蔽了双眼。如果周围总有袖手旁观的事情发生,不能让自己同化成“袖手旁观”,而是以此为戒,时时要有见义勇为的“良知”;如果周围总有欺善怕恶的事情发生,不能让自己同化成“欺善怕恶”,而是以此为耻,时时保持善以待人的本性;如果周围总有藏污纳垢之人,不能让自己同化为“藏污纳垢”,而是要引以为戒,努力做到“正大光明”。除了让眼睛保持明亮之外,我们还需要拥有一颗如明镜般的心。然后每天像清洁工那样擦拭自己“心境”上的污垢,使自己的内心始终明亮如初!
总之,做人如做镜,不怕有物不能照,只怕自己的内心不明亮。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内心敞亮,不藏污纳垢,才能看清世界上万千事物的本来面貌,才能对症下药解决眼前的问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很多人无法做到这些,就是因为心中缺少一个“明”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