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生道理,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悟出来

人生道理,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悟出来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天夜里,道歉向师兄宗元倾诉自己不能开悟的烦恼,希望师兄能够给予指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很多道理,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自行动才能体会到。所谓的道理,大都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获得的,而别人能够说出来的道理,未必对自己有用。自己的人生道理,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悟出来。

人生道理,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悟出来

【原文】

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又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曰:“正求讲明致知之功。”先生曰:“此亦须你自家求,我亦无别法可道。”

〖译文〗

良知本清楚明白,只要切实用功就行了。不肯用功,光在语言上说,越说越糊涂。朋友说:“我正是希望您讲明致良知的功夫。”先生说:“这同样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寻求,我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讲。”

明朝时期,著名禅师大慧有一个弟子法号道歉。道歉从小就跟随师傅参禅拜佛,多年过去了,他依然无法像师傅那样豁达地面对人世间的事情,越是羡慕师傅,自己越是着急,越是着急越不得开悟。

一天夜里,道歉向师兄宗元倾诉自己不能开悟的烦恼,希望师兄能够给予指点。宗元对道歉说:“我能帮你自是乐意之极,但有三件事我无能为力,必须靠你自己去完成。”道歉忙问是哪三件,宗元说:“当你感到肚饿口渴之时,我的饮食不能填饱你的肚子,因为我不能够帮你吃喝,你必须自己饮食;当你想大小便时,我是一点忙都帮不上的,你必须自己解决;此外,除了你自己,谁也不能驮着你的身子行走路上。与其羡慕师傅的豁达与从容,不如从自身开始行动。”道歉听罢,顿时豁然开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很多道理,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自行动才能体会到。比如,当你到了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准备向路人问路,结果路人甲告诉你说:“一直往前走,路口处向左转,到大广场那边就是了。”而路人乙却说:“左转,然后直走,沿着某某路过去,就在公园旁边。”结果,你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直走也不是,转弯也不是,始终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在大广场旁边,还是在公园旁边。

其实,路人甲和路人乙说得都对,那个被问的地方左边是广场右边是公园,先转弯再直走可以,先直走再转弯也可以。你之所以对路人甲与路人乙的话摸不着头脑,是因为你听到的只是别人的经验之谈,并没有亲自去尝试过。

要知道,每个人经历的事情都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事物,表述出来的语言也不尽相同。路人甲可能对广场比较熟悉,所以他就知道往广场那边走,而路人乙经常去公园,所以他只知道公园的旁边就是要去的地方。

王阳明认为,如果一个人不去亲自实践,不用功做事,只是在语言上穷究事情的道理,只会越听越糊涂,越说越不明白。曾经,有弟子问王阳明要如何“致良知”,王阳明便给他讲了老禅师拿拂尘的故事:

从前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很多人慕名而来,向他请教佛法。老禅师每天都带着拂尘庄严地坐在大堂上,等待俗客的到来。可是,这位老禅师怪得很,话说得不多,拂尘倒是老摆来摆去的。

他的徒弟看师父这样做,都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何在。有一天,一个徒弟偷偷地把老禅师的拂尘藏了起来,心里想:“没有了拂尘,这下师父没有理由不说话了吧。”

果然,又有人过来请教老禅师问题,老禅师发现拂尘不在手,就随手做了一个扬起拂尘的动作。这次,老禅师终于开口了,他对身边的弟子说:“你们问我何谓佛,即便我一字一句讲出来,你们也似懂非懂。重要的不是我讲什么,而是你们做了什么,如果你们能够身体力行地去体悟,自然就能够明白佛的旨意。我说的话就像这拂尘,有没有都无所谓,拂尘不在,我照样能扬手。”老禅师的一席话,让众徒弟们如梦初醒。

王阳明说,老禅师的话就是他要说的。他讲的道理就像老禅师的“拂尘”一样,不重要。

这时,又有人过来问王阳明道理,王阳明侧着头对旁边的人说:“我的拂尘呢?”说罢,大家都笑了起来。

何为道理?所谓的道理,大都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获得的,而别人能够说出来的道理,未必对自己有用。所以说,不要去穷究别人口里的道理,即使说话的那个人是孔子,他也很难对一个毫无实践的人讲明其中的道理。

自己的人生道理,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悟出来。如果不去亲自实践,只是对书中的道理高谈阔论,那样终究只是纸上谈兵,华而不实,从而使道理失去了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