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
释义:
君子言语谨慎而行事敏捷。
点题:
这是孔子对君子在言行方面的定位。对于“言”和“行”这两者的关系,孔子向来重视“行”而慎待“言”。《论语》里的两大核心思想“仁”和“礼”,都需要人的实践,而“言”多必然影响人实践“仁”和“礼”。
链接: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论语·学而》——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子路》——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慎辞哉!”
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
延伸悦读:
这句话是对人们言行的一种规范性要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不善言辞”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标志。我们奉行“沉默是金,雄辩是银”“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金科玉律。年轻人初入职场,前辈总是谆谆教诲:少说多做、少说多听、少说多看等等。说话多的人总是被人称之为“油腔滑调”;话少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忠厚老实”。不独中国人如此,西方也有类似观点。苏格拉底曾说:智者说话是因为有话要说,愚者说话是为了说话。苏格拉底强调的是说话要言之有物。其实,话少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一种是脑袋空空如也。
孔子的“讷言敏行”被后人理解为“少说多做”或者“说话吞吞吐吐,做事雷厉风行”,实在是一个误解。孔子的“言”其实有两种含义:一是“立德立言”之“言”,即把自己的思想和志向用语言说出来;二是人们相互之间交谈之“言”,即用语言交流思想。对于第一种“言”,孔子不特别赞赏,所以他本人向来“述而不作”,删诗书,定礼乐,实在没办法了才动笔写《春秋》。他觉得先贤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他只负责传播和执行就够了。但是,他也没有一概排斥发表自己观点的行为,要不,他怎么要求他的学生们“各言尔志”呢?而且还说“不言,谁知其志”?孔子反对的是为自己行为辩解的“言”(“君子于其所不知也,盖阙如也”)。对于第二种“言”,孔子是积极主张的,他开坛设教,有教无类,不都是“言”吗?孔子对这类“言”坚持两个原则:其一,该说的必须说,不说就是错,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其二,说话要根据说话对象选择相应的“言”,他主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延安时期,毛泽东给两个女儿取名李敏和李讷。其中“敏”与“讷”就是出于《论语》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从给女儿起的名字中,可以体会出毛泽东是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要做多干实事、少说空话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