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

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敬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孔颖达说,行五礼,必须怀有敬意。文公问理由,臼季答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能恭敬待人者,必是有德之人。道德敬畏意识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儒家的道德传统,成为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内容。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释义:

敬是诸种美德的汇聚。能恭敬待人者,必是有德之人。

点题:

敬,《说文解字》解释为“肃也”,意思是要恭敬、端肃,《礼记·曲礼》注释为“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儒家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恭敬和谦虚一样,都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因为人只有以一种恭敬的心对待别人,对待自己的职责,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

链接: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敬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管敬仲,恒之贼也,实相以济。”

《孝经》——

礼者,敬而已矣。

《礼记》——

“毋不敬”。唐代孔颖达疏:“行五礼,皆须敬也。”

《论语·季氏》——

“貌思恭”,“事思敬”。

《论语·颜渊》——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孟子·告子上》——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离娄下》——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延伸悦读:

礼的核心思想是敬,古人将社会上所有的礼仪归结为吉、凶、宾、军、嘉五类,称为“五礼”。孔颖达说,行五礼,必须怀有敬意。《孝经》说:“礼者,敬而已矣。”意思是说,所谓“礼”,不过是一个“敬”字罢了。朱熹认为,“毋不敬”三字可以看作是《礼记》全篇的总纲。对人、对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要有一种恭敬心,这是立身的根基。

中国自古以道德立国,道德与礼不可分离。孔子把“仁”作为最高境界的道德,认为内心有仁爱,举止必然恭敬。《论语·颜渊》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内心的敬不丢失,待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君子的境界。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认为君子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内心秉持的理念不同:“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君子内心念念不忘的是仁与礼,所以他能爱人、敬人。

古人甚至通过礼来观察个人的德性。《左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晋国的下军佐臼季出使,经过冀邑时,看到一位叫冀缺的人在田间耕耨,妻子正给他送食,荒郊野田之中,两人相待如宾。臼季非常感动,把冀缺带到宫里,希望晋文公任用他。文公问理由,臼季答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意思是说,敬是诸种美德的汇聚。能恭敬待人者,必是有德之人。治民,要有德性,所以请您任用他!

道德敬畏意识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儒家的道德传统,成为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心存肃敬是保证礼仪正确的前提条件,也是尊重人、使人际的平衡不被打破的基础。凡事思敬,就能克服自肆自弃之弊,既振作精神,又尊重他人,从而在践礼实践中,做到人我相谐相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