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一味地盘剥民众,掠夺社会财富,那么就会失尽民心,国家也不会稳定。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盖财者人之所同欲,不能絜矩而欲专之,则民亦起而争夺矣。如果统治者靠聚敛、搜括百姓来充实国库,必然会丧失民心,而丧失民心就会造成灾害并臻,国家动乱。同时,统治者使民众生活富庶,才能得到民心,巩固国本,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礼记·大学》

释义:

国君获得的财富越多,离开国君的老百姓就越多;国君广施财富,人民反而会聚集在国君的身边。

点题: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德本财末的治国理念,强调统治者的施政重点在于广施仁政,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从而获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如果一味地盘剥民众,掠夺社会财富,那么就会失尽民心,国家也不会稳定。

链接:

《礼记·大学》——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易传·系辞下传》——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

人君以德为外,以财为内,则是争斗其民,而施之以劫夺之教也。盖财者人之所同欲,不能絜矩而欲专之,则民亦起而争夺矣。

延伸悦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富民思想源远流长,“裕民”“惠民”“损上益下,民说无疆”等提法都反映了把充裕人民的物质财富视为实现治国安民理想的基本原则,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政,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儒家学派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提出“经世济民”的目标,把“富民”看作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根本任务,把能否富民当做评价当政人物的标准。在“德”和“财”的关系上,强调“贵义贱利”,认为治国平天下必须以德为本,以财为末。只有以德治国,得到百姓拥护,国家安定,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财政才有充足可靠的基础,国家的稳定也才有坚实的保障。

儒家的思想带有明显的民本主义色彩,在儒家学者看来,“民”绝对不是统治者追求财富增长和价值增值的手段,不能一味地通过横征暴敛来搜刮民脂民膏。如果统治者靠聚敛、搜括百姓来充实国库,必然会丧失民心,而丧失民心就会造成灾害并臻,国家动乱。儒家学者反对“怅国家而务财用者”,要求统治者实行轻税,减轻百姓的财政负担,认为这样做不仅不会造成国库空虚、财用匮乏,而恰恰是为国家带来更充足财政收入的手段。同时,统治者使民众生活富庶,才能得到民心,巩固国本,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儒家的财富观和民本思想相结合,完整地解释了在国家治理结构中的价值次序,客观上对至高无上的君权进行了制约,维护了民众的权益,对后世的治国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然对社会的伦理价值判断施加着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