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英雄,意量恢拓,规模宏远,而其训诫子弟,恒有恭谨厚藏,身体则如鼎之镇。以贵凌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此易达事耳。声乐嬉游,不宜令过。蒱酒渔猎,一切勿为;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
古代的英雄,气量恢弘、事业规模宏大,而他们教育子弟,总是要求要恭谦谨慎、厚道藏锋,持身稳重像大鼎一样。用高贵的身份欺凌事物,事物不会屈服;用威势压迫别人,别人不会被压制。这是容易做到的事情。欣赏音乐、嬉戏游玩,不应当过度。赌博酗酒渔色打猎,全都不要沾染。自己所用的一切日常用品都要有节制。怪异的服装、新奇的器物,不应当过于爱好。
在生活中,人们很容易被舒适、安逸的生活吸引,看不到自己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缺乏危机感,不懂得未雨绸缪,这样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只能是束手无策,而人生也必会在这种安于享乐的心态中流于平庸。一个人太舒服、太安逸,会养成懒散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舒适感和危险系数是成正比的,适度的危机感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而过于安逸的生活往往会使人丧失足够的危机感。
舒适使人流于平庸,磨难可以让人变得不凡。曾国藩说:“供用奉身,皆有节度。”盲目享乐和过于舒适的生活只会软化一个人的意志,蒙蔽人的进取心,胸怀大志的人需要有坚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一定要有节制,当然也不必刻意俭省,过于亏待自己,能够满足于普通人的生活水准,适当娱乐而不会玩物丧志,对于前途仍然保持旺盛的进取心和拼搏精神,就是很好的做法了。
曾国藩攻下武昌后,朝廷派来兵部郎中德音杭布,名为效力,实为监察。他进入曾国藩的卧室时,竟不敢相信自己之所见。“只见屋内除一张床、一张书案、两条木凳、三只大竹箱外,再无别物。床上蚊帐陈旧黑黄、低矮窄小,仅可容身。床上只铺着一张半旧草席,草席上垒着一床蓝底印花棉被,被上放着一件打了三四个补丁的天青哈拉呢马甲。屋里唯一饰物,便是墙上挂的当年唐鉴所赠‘不作圣贤,便为禽兽’的条幅。”
德音杭布也不由地发出感慨道:“大人也太俭朴了。”不只曾国藩的屋内装饰简陋,就连他用来装旧衣服的竹箱还是其先祖星冈公时制的,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了。
他不仅如此要求自己,也以此来教育儿女。他自己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还写诗道:“但留德与能,教儿须自行。”
曾国藩官居高位,并不是过不起奢华的生活,他之所以如此安贫,就是为了防止自己玩物丧志,在舒适之中消磨了进取心。在中国,“富不过三”是一个很常见的社会现象,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守业,第三代挥霍,最后第一代人耗尽心血、穷尽一生所创立的一番事业,全部被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子女后代挥霍一空。
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富家子弟从小娇生惯养,不愁吃喝、无忧无虑,生活过于舒适而完全丧失了生存的危机感,因此极易养成挥金如土、逍遥度日的不良习气。而不务正业、只贪图享乐的习性,使富家子弟们难以守住前辈留下来的产业,甚至以异常的速度将祖上积累的财富挥霍一空。
真正的成功者即使拥有亿万财富也仍然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他们会把钱用在投资上,却不会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有人对财富拥有者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对生活上的开销都很谨慎,他们不愿挥霍金钱。他们虽然富有,但他们更懂得正确地管理财富和管理自己。
生活节俭并不意味着这些人都是葛朗台一般的吝啬之人,而是因为他们明白财富有限而欲望无限,如果放纵自己去过豪奢的生活,终究将会在贪欢享乐中迷失自己。有节制的简朴生活可以让人看清自己,也看清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因为中途的风景就失去了进取的方向。
所以想要维持自己的进取心和斗志,就要注意节制自己的生活和消费,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第一,规定自己每个星期只有一天可以购物,并且限制购物的时间和花费的总钱数。
第二,买东西之前认真想清楚是否真的需要,或者“我需要这个东西多久”。
第三,上街之前列好购物单,只买日用杂货及真正需要的东西,杜绝单纯为了消遣而买东西。
一个人要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成就卓越人生,就不应满足于安逸的生活,不思进取。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人终能收获完美的人生。一个人如果安于舒适,看不到未来的压力和挑战,那么生活留给他的必然是一个平庸的结局。有人说:“人不能太舒服,太舒服了就会出问题。”还有人说:“过于安逸的生活使人感到不幸,波澜万丈的人生才能让人感悟到生存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