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像
龚自珍(1792—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是小学大师段玉裁的外孙。但是,他没有走外祖父的考据道路,而是以政论文章出名,其思想基础为常州今文学派。清代中叶,常州人庄存与撰《春秋正辞》,开创这一学派,后由庄述祖、刘逢禄、宋翔凤等继承。龚自珍和魏源都师从于刘逢禄,使这一学派发扬光大。龚自珍的主要著作有《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等,擅长诗文,有《己亥杂诗》《定盦文集》传世,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有《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的思想具有尖锐的社会批判性,他对当时的统治危机有鞭辟入里的分析,揭露了所谓“治世”光环下的黑暗,认为封建统治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处于治世和乱世之间的“衰世”。他认为,当时的各种问题起源于政治上的专制腐朽和社会上的贫富不均。官场上的不得意,使他对政治积弊比别人有更深的感受,他批评官场的积弊是“官益久则气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愈近则媚亦愈工”。认为封建官僚是“尽奄然而无生气”的行尸走肉。而造成这种积弊的制度原因,是选拔任用官员的科举之制和资格之法。对于当时的社会,他在《尊隐》中比喻道:“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目光,吸饮暮气,与梦为邻,未济于床,丁此也以有国,而君子适生之。”(《龚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第87页,以下只注篇名)由于他“动触时忌”,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思想震动。
龚自珍的历史观来自于公羊三世说,他的发挥在于从史学的角度关注下层,以“众人”对“圣人”,重视人心向背。在《平均篇》中,他强调“人心者,世俗之本也;世俗者,王运之本也。人心亡,则世俗坏;世俗坏,则王运中易。王者欲自为计,盍为人心世俗计矣”。因而,他主张“贫富相齐”。“其始,不过贫富不相齐之为之尔。小不相齐,渐至大不相齐;大不相齐,即至丧天下。呜乎!”“有天下者,莫高于平均之尚也。”(《平均篇》)在《农宗》中,龚自珍设计了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以等级有差的平均土地来“贫富相齐”。龚自珍的社会改革观立足于变。他引用《周易》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认为“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所恃者,人才必不绝于世而已”(《上大学士书》)。他希望能通过改革变易,创造出一个人才辈出的环境。“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他认为,制度的束缚使人才不在庙堂而在山野,“山中之民”具有真正的思想力量,是同“京师”相对的改革中坚,并热切盼望“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尊隐》)。
龚自珍的哲学伦理思想未能超出古代传统,但比较注重吸取前人的怀疑精神,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他以告子的人性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主张人性“善恶皆后起”(《阐告子》)。他明显受了李贽的影响,认为“人情怀私”(《论私篇》)。“夫急公者,古人之义也;怀私者,古人之情也。”(《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三》)“上古不讳私”(《农宗》)。甚至把“私”说成宇宙普遍法则。“天有闰月,以处赢缩之度,气盈朔虚,夏有凉风,冬有燠日,天有私也;地有畸零华离,为附庸闲田,地有私也;日月不照人床闼之内,日月有私也。”(《论私》)君主所为,不过是庇自己子孙、爱自己国家而已,何不庇他人子孙、爱他人国家?无非是“私”。这种思想,与西方亚当·斯密的自利经济人假设有某种程度的吻合。
龚自珍具有诗人气质并以诗作见长,他多用文学手段讽喻社会,例如他的《病梅馆记》就是一篇倡导个性解放的力作。在文中,龚自珍借江宁、苏州、杭州一带培育观赏梅花的事例,指责培育者对梅树的束缚扭曲,讽刺封建统治如同培育病梅一般对民众“斫直、删密、锄正”,呼吁打破旧体制对人性的束缚和摧残,主张铲除养成“病梅”的环境,“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从而使其本性“复之全之”。这无疑是诗人的心声,也是一篇人性解放的宣言。
对于龚自珍的影响,鸦片战争时期张维屏就说:“近数十年来,士大夫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其风气实定公开之”(见《国朝诗人征略》,转引自管林等著《龚自珍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梁启超对龚自珍有较为中肯的评价,说:“语近世自由思想之向导,必数定盦,吾见并世诸贤,其能为现今思想界放光明者,彼最初率崇拜定盦,当其始读盦集,其脑识未有不受其刺激者也”。“自珍性宕,不检细行,颇似法之卢骚;喜为要眇之思,其文辞俶诡连犿,当时之人弗善也。而自珍益以此自熹。往往引《公羊》义讥切时政,诋排专制;晚岁亦耽佛学,好谈名理。综自珍所学,病在不深入,所有思想,仅引其绪而止,又为瑰丽之辞所掩,意不豁达。虽然,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盦文集,若受电然,稍进,乃厌其浅薄。然今文学派之开拓,实自龚氏。”(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