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是古代科学和哲学的集大成者,在西方文化史、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他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而他与老师柏拉图之间的故事更是为人乐道。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最伟大的学生和对手,这对师徒之间的深厚感情乃至后来因思想对立而最终分道扬镳,更是给人类思想史的承前启后、批判与创新,甚至颠覆提供了范例。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爱琴海北部东岸的斯塔吉拉城。受曾为马其顿宫廷御医的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从小就喜爱生物学和医学。在双亲去世后,亚里士多德一直和姐姐、姐夫生活在一起。公元前367年前后,亚里士多德告别姐姐、姐夫,离开故乡,到了当时的文化中心雅典,投入正处在鼎盛时期的雅典学院,师从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几乎对哲学的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
当亚里士多德在学院尽情地接受知识的洗礼的时候,希腊的局势却发生了变化。马其顿的崛起大大地威胁了希腊。公元前348年秋,雅典北方重镇奥林索斯陷落,这引起了雅典反马其顿的怒潮,次年春反马其顿派在雅典当权。亚里士多德作为马其顿宫廷御医的儿子,处境非常不妙。恰在这年,柏拉图与世长辞。于是,亚里士多德结束了学院的求学生活,开始游历希腊城邦。
亚里士多德游历的第一个地方是阿塔内斯,是受这里的僭主赫尔米亚之邀前来的。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开始批判柏拉图的哲学,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此后,他还在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邀请下前往马其顿,并担任亚历山大的老师。据说,亚历山大称帝后帮助他在斯塔吉拉建立了一所学院,并为他的科学研究鞍前马后,提供帮助。
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学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辉煌也只持续了十来年。当年纪轻轻的亚历山大大帝英年早逝后,亚里士多德的人生也急转直下,他因为与马其顿的关系而遭到雅典人的排斥和敌对。为了生命的安全,亚里士多德只好再次逃离雅典,来到优卑亚岛上的卡尔基斯城隐居。经受了这样的打击之后,他一病不起。不久,他便与世长辞。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思想家,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他还将哲学研究分成了两个分支:一是以“研究独立的、不动的存在”为对象,即神学;二是以‘作为存在的存在”为对象的哲学研究。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观察与研究,从事物的组合上还提出了自己关于运动论的理念。
《尼各马科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第一部系统地探讨伦理问题的著作,尽管它在某些方面沿着由苏格拉底开始、经柏拉图系统化的理性道路前进,但从体系上看,它与柏拉图的伦理学说有很大的不同。柏拉图轻视感情,崇尚理性;亚里士多德则坚信感官知觉构成了一切知识的真实、必然的基础。他认为,现实世界完全是真实的,人生价值的基本原则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不存在于它之外。亚里士多德以自己的智慧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直到今天,他依然在哲学家们心目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学海拾贝
亚里士多德不仅在哲学上贡献颇丰,在天文学、文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很多方面也都有研究。他的生物学直到19世纪才被改变形式;他的逻辑学流传至今;他的形而上学使他戴上了“哲学家之王”的桂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