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难以捉摸的博士邓斯·司各脱

难以捉摸的博士邓斯·司各脱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邓斯·司各脱是中世纪的苏格兰经院哲学家、唯名论者,著有《巴黎论著》《牛津论著》等。司各脱认为,上帝是万能的,他完全可以赋予物质思维的能力。有说法认为,在所有伟大的哲学家当中,司各脱的生平是最鲜为人知的,那些有关他的传记几乎都是靠猜测完成的。司各脱的学业很大程度上是在他的这位叔父的指导下完成的。取得学士学位后,司各脱作为学士被派往巴黎任职。

司各脱

邓斯·司各脱是中世纪的苏格兰经院哲学家、唯名论者,著有《巴黎论著》《牛津论著》等。司各脱认为,上帝是万能的,他完全可以赋予物质思维的能力。据此,他大胆提出了物质具有思维能力的推测。

有说法认为,在所有伟大的哲学家当中,司各脱的生平是最鲜为人知的,那些有关他的传记几乎都是靠猜测完成的。在对众说纷纭的史料进行梳理后,人们得出了一个关于他的生平的大致轮廓。

大约在1270年,司各脱出生在苏格兰一个偏远小镇。他十几岁时就成为当地方济各修道院的见习修士。司各脱的叔父埃里亚斯·邓斯曾在方济各会英格兰分会获得了一个自学的学位,并曾出任苏格兰托钵僧会的教长。司各脱的学业很大程度上是在他的这位叔父的指导下完成的。13世纪80年代,司各脱被送到牛津大学,在那里的方济各会学院学习哲学。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学习过程,前后持续了大约13年。功夫不负有心人,1300年~1301年,司各脱获得了神学学士学位,相当于副教授的身份。

取得学士学位后,司各脱作为学士被派往巴黎任职。然而,当时巴黎的方济各修会学校没能为他提供一个平和的环境。司各脱在讲授《句法学》一年后与其他众多僧侣一起被法兰西驱逐出来,原因是在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的争执中,司各脱等人站在了教皇一边。迫于现实的无奈,司各脱于1303年夏回到英格兰,此后在剑桥的一所方济各会研究生学校度过了一段时间。

1303年下半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去世后,罗马教廷与法兰西王室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法兰西对方济各会会员的禁令被取消。司各脱回到巴黎,完成了他对《句法学》的讲座,继而攻读博士学位,此后成为方济各会一所学院的院长。后来,在一次政治动荡中,他又一次被迫离去,在科隆度过了他一生的最后一年,去世时仅有四十来岁。

司各脱在科隆去世后,被葬在那里的方济各会教堂里。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铭文:“苏格兰生育了我,英格兰教导了我,法兰西接受了我,科隆现在留下了我。”

据说,司各脱是一位广受欢迎的老师,而且著述颇丰,这使得他在短短的一生里便获得了显赫的声名,使他成为最伟大的中世纪哲学家之一。

司各脱认为上帝不是人们研究形而上学的主题,“我们通过理性只能知道上帝是一切原因的原因,一切本质的本质,知道上帝是永恒的。至于上帝在时间中创造世界,上帝以其预知鉴临一切,三位一体等只能是信条,只能根据圣经和教会的权威信仰它们。”

司各脱还提出:“如果我们要用理性思考上帝,那就会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一个定理在哲学看来是真的,但在神学看来就可能是假的,反之亦然。但哲学和神学不应该存在对立。神学并不是一门思辨的学科,而是实践的学科,它的使命是帮助拯救人类的灵魂。我们虽然不能认识上帝,但可以信仰上帝、爱上帝,信仰和爱高于认识。”

由于语言晦涩难懂、专业性强,且不迁就他人,因而对很多人来说,司各脱的作品很难解读。然而,他依然被认为是致力于哲学的最敏锐的思想家之一。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学海拾贝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评价司各脱的“物质可能会思维”的观点,称:“唯物主义是大不列颠的天生的产儿。大不列颠的经院哲学家邓斯·司各脱就曾经问过自己:物质能不能思维?为了使这种奇迹能够实现,他求助于上帝的万能,即迫使神学本身来宣扬唯物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