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他在哲学上取得的开创性成果使他在生前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但维特根斯坦本人却极力避开公众的注意而过着不为人知的生活。
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的巨头。“二战”期间,纳粹吞并奥地利后,维特根斯坦加入英国国籍。
维特根斯坦自幼跟随兄弟姐妹在家里接受教育,后来考到了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与当时也在这所学校上学的阿道夫·希特勒成为校友。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成绩并不好,据说大都处于中下等水平。他在这所学校怏怏不乐地度过了三年时光,最后更是带着高考的落败离开了这里。少年时期的维特根斯坦爱好机械与技术,十岁时就曾做了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他最初的志向是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并渴望成为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的学生。然而,玻尔兹曼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随后,维特根斯坦又要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
为了这个理想,维特根斯坦于同年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他进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其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伯特兰·罗素与怀德海合著的《数学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基础》。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而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意见,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向罗素求学。这趟拜访成就了哲学史上一件大事,维特根斯坦后来成为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
“一战”开始后,本可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初稿。《逻辑哲学论》完成后他认为所谓的哲学问题已被解决,在把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一大笔遗产的一部分赠与奥地利的一些艺术家和作家,并把其余部分留给姐妹后,他满怀热情地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到当时的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中,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在这里,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维特根斯坦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并以极大的热情对待学生,但却被那些无法理解其言行的家长们视为“疯狂的家伙”,他们拒绝了这个怪老师提出的收养其中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要求。1926年,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总是碰钉子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乡村教师的职位。在这次失败的经历之后,维特根斯坦又在维也纳的一所修道院里做花园帮工。再后来,经施利克的引荐,他与维也纳学派开始了交往。虽然施利克对邀请维特根斯坦加入他们的社团的事情充满热情,但却遭到了后者的拒绝。
1928年,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强烈的探索哲学的兴趣。第二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由罗素和G·E·摩尔主持评审的博士答辩后,留在三一学院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从此专心思考、写作。1951年4月29日,维特根斯坦在一位医生好友的家中病逝。
维特根斯坦设计并负责建造的房子。
《逻辑哲学论》
学海拾贝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被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热情、深刻、认真、纯正、出类拔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