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鉴赏能力是在人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教育和长期文化熏陶的结果。审美鉴赏中心领神会的体验,难以通过一般的学习方式去传授,不是背诵和记忆等学习方式所能达到的。事物的另一面是,人们从懂事的那一天起,就被动或主动地接受着社会的功利教育,相对于阶级斗争、经济利益而言,心理的审美功能就发育不全。当我们反思自己的心灵路程的时候,这无疑是一块需要补种的心田。
1.克服思维习惯的制约
当代人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就接受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果掌握不当,就很容易使我们面对雨后的彩虹和中秋的明月,也缺少了浪漫情思和诗意,头脑中只是一种冷静的认知。所以贝尔认为,尽管有的人思维能力很强,但并不理解艺术这“有意味的形式”,只能徘徊于艺术大门之外。习惯于理性分析的人在接触审美对象,尤其是其中的某些复杂的艺术作品时,往往不自觉地注入了科学的逻辑分析,这就会使想象力受到约束限制,对象所可能包含的无限丰富性也就无从在主体心中展开。作为欣赏的第一步失之毫厘,就会使审美鉴赏谬之千里。席勒指出:爱抽象思维的人往往具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把印象分解了,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打动人的心灵。
与科学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抽象过程不同,审美反映在于从现实中发现一种能够与人的本质意义发生联系的现象,从事物外在形式悟出情感表现性,从而获得新的具象化生命,并成为新的审美心理活动的激发力量。波兰美学家英加登指出:“如果一个审美过程始于纯粹的感觉(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那么,这一过程的最有趣的部分、最难于把握的部分就是从对一个实在对象的感觉向审美经验的诸方面的过渡阶段。这是一种从我们日常生活中采取的实际态度、从探究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变。”[19]审美鉴赏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将对象世界注入情感,使情理交融,使无生命的事物也具有了生命的意味。日常生活中不存在的,不相干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东西,在这里经由情感想象的作用,就可以出现,就可以打破常规,脱离常识地互相连接在一起。于是,青翠的竹子在中国画里就成了墨竹,在苏东坡那里,甚至变成了竹。于是,苏轼和亡妻在梦中相会而又知其为梦境,“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突破审美定势的限制
在审美鉴赏中主体还要受到自身审美定势的某种限制。审美定势就是指鉴赏者对审美对象作出的特殊准备和特定反应。往日积累的经验使人们倾向于感受同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念相一致的对象,我们的所见和所知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观看的东西已经由我们相关的知识着了色。审美是一种主体把自己所熟知的事物的形象对客体的投射,从而对客体进行审美的印象归档。这就提醒我们不能老是倾向于自己熟悉的对象,而应该与时俱进,善于接受新东西。
价值观念作为一种心理定势,在更深的层次上限制人的美感,因为其中融入了更多的真善的内容。这就使同一个审美对象,可以使某些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但是未必能使另一些人感动。人们价值观念相差太远,就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审美判断。
审美定势是逐渐形成的,这也就意味着审美定势不会对人有着不变的限制。只要主体自身不断提高审美修养,就会不断突破审美定势,从而更深切、更广泛地发现蕴藏在审美对象中的无穷天地。正如通过自我才能发现世界一样,人的自我意识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达到的,对自我世界的发现是在对外在世界的发现中实现的。我们每发现一个新的事物,就意味着自我世界又拓展了一分,在自我认识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使审美活动这一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日益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