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是借助于象来表意的,意蕴含于象之中。审美主体通过对即目所见的事物形态的审察、思考和感受,从物象中感悟出切身的体会,从对象上产生共振沟通,将形象进行意境再创造,再用形象来表达人的精神意识。象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将对象的感性形态与自己的心意状态相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既是主体对对象思维的切入点,又成为表达主体认识的形式。
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通过入木三分的“象”揭示了“意”。画家用晴朗的天空,金黄的沙滩,蓝色的伏尔加河这种浅淡的颜色作背景,表明了天气的干热。将纤夫置放在画面中心,作近景,而将大船放在画的左边,这样便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纤夫身上。作者既再现他们拉纤形象的共同点,在松软的沙滩上,一个个都举步艰难,蹒跚地走着,又表现了各自形象的特异处:那位走在最后的,头低得连脸也看不见;中间的肺病患者两眼迷蒙,张口急促地喘着气,看来力不能支了;前面的两个大汉,疲乏飘忽的眼光,只能投射到脚前不远的地方;老纤夫的头发胡子都白了,想抽袋烟减轻身上的疲劳,也只能边走边装烟。画面上唯一壮实的汉子,伏尔加的风霜给他的额头添上了深深的皱纹。他戴军帽着军靴,想来是个退伍军人,为沙皇当过炮灰,战争结束便被赶到这沉重的劳动行列里来了。纤夫中的那位少年居于画面的中心,这是个聪明的、漂亮的孩子,他用右手扣住纤带、左手托着纤带,企图减轻纤带对胸口的勒痛,作者有意让少年在劳动挣扎中撕破胸口衣服,将十字架鲜明地显露出来,说明父母已没法抚养照顾他,只好托上帝保佑,而他目前的遭遇,是对基督的讽刺。他不知道生活为什么这样折磨他。穿红衣的老板发现他们减慢了速度,摊开两手似乎在呼喊,不管纤夫们已经筋疲力尽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丰富的“象”中包含着画家的“意”。流露了对劳动人民、对农奴的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沙皇农奴制度的愤怒抗议。这就是后人总不能忘掉这幅画的原因。当时,画家盖伊看了这幅画后对列宾说:“在这一张油画前,《最后的晚餐》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正如魏晋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解释的:“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个“象”不是客观事物的实象,是人们通过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才能认识到的,是有其象征意义的“表意之象”,是为了“立象以尽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