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个问题中,我们从艺术创造者的审美意象物化为作品意蕴的角度,分析了由此而造成的审美欣赏的层次。现在,我们将重心移到审美鉴赏者的审美意象与审美再创造的问题上来。
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审美活动,最终是通过艺术鉴赏来实现和完成的。从逆向角度来看,没有审美鉴赏,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正如萨特所说:“文学客体是一个只存在于运动中的特殊尖峰,要使它显现出来,就需要一个叫作阅读的具体行为,而这个行为能够持续多久,它也只能持续多久。超过这些,存在的只是白纸上的黑色符号而已。”[54]审美鉴赏使艺术创造得以发生,审美鉴赏为艺术价值创造提供目的。
鉴赏主体在形成审美意象的心理过程中,审美对象的形式美给人以特殊的愉悦,诸如色彩、形状构成的对比、节奏等,在不同的艺术形态中又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色彩感在视觉艺术中最为直接,但在意觉艺术中也有其独特的表达韵味。“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绿蚁”为新酿的米酒,酒面浮渣,呈淡绿色,其细如蚁,故称“绿蚁”。两杯绿茵茵的美酒,再配上用红泥糊制的小火炉,色泽对比鲜明。杜甫爱采用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他往往把表示色彩的字或词组放在句子之首,后面再紧接上动词或实字,例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这样的写法造成强烈的色彩感受,诗句也紧凑有力。而且,他用的都是对比的手法,大多用红、黄等暖色来与青、碧等冷色作对比。
再如郑板桥那“碎石铺路”的字,虽有变形,给人以光怪神奇的感觉,但总是有一个基调的。他常以行布阵,巧融隶篆,但不伤行草气势,隶意成分恰到好处而不乱主体,有时又以隶意为本,杂兼行草书,通章结构以汉隶格调,产生浓厚古朴的碑味神韵,此即多样统一。表现在字体结构上,郑板桥在字的变形中常常追求一种险势。其手法为奇正相生而合于法度,生熟得兼而刻意生妙,计白当黑而匠心独运,以虚对实而虚实相映。郑板桥常常采取倾斜式结字结行,以大对小、长对短、枯对实、生对熟、浓对淡、涩对畅、密对疏等等,组成若干对矛盾而巧妙地把它们串联起来。郑板桥在处理字的平衡关系时,常以均衡原理在细微的点划上平衡通章的各种关系。经过他的艺术处理,郑板桥笔下的字就成了“无今无古寸心知”的六分半书了。
凡此种种,在构成鉴赏主体审美意象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郑板桥的字是与其诗、画、印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而对鉴赏者产生影响的。不过,从总体上说,当鉴赏主体被审美对象引发出审美意象的时候,主要在于对象的内容、意蕴。而对鉴赏主体来说,当其形成审美意象的时候,也主要在于意。具体地说,在艺术的动态过程中,艺术创作者在审美意象中经历了感动、创造与评价的精神过程,而审美鉴赏者在其精神享受中,也将再次经历审美意象的再感动、再创造与再评价。
1.再感动
在艺术鉴赏活动中,欣赏者在审美意象的活动中与作者或作品艺术形象的思想感情互相沟通,互相契合,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喜其所喜,忧其所忧,这种“感物动情”的情况就是艺术鉴赏中的“共鸣”现象。共鸣一词源于物理学中的声学,讲的是因甲物振动发声而引起乙物振动发声的一种物理现象。人们借以说明作品形象中所蕴藉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的感染力,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共振”。就是指人们欣赏文艺作品时,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达到相通、类似或基本一致的艺术感受,就是再感动。
在艺术审美创造中,艺术家首先检阅自己的心理历程,体味从生活中所形成的思想情感。欣赏者被作品所感动,是因为这些内容首先感动过艺术创作者。此外,在艺术创造中艺术家本人充当着第一读者、第一观众,去评判作品是否能够被欣赏、理解与接受。由于创作者考虑到了“隐含的读者”,就为审美欣赏的共鸣作了预设。优秀的艺术作品都真实深刻地表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那个时代的面貌,挖掘了人们内心的某种本质的东西,体现了艺术家的真知灼见,因而能给欣赏者以启迪。此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表现出艺术创造方面的独特性,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意蕴丰富,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很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读者以可供体验和感悟的内在基础。
从艺术鉴赏者的角度说,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多方面的共性,诸如民族自豪感,奋发图强的精神,对友谊、爱情的追求,对创造的赞美,对自由的向往,对力量的崇尚,等等,这是再感动的共性基础。从个性来讲,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使许多社会现象往往彼此相象或近似,欣赏者的经历、处境、心理经验等等如果与艺术作品所反映的有相通之处、契合之点,在进入欣赏胜境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作品的境界“似曾相识”,会发现自己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欣赏,实际上就是在审美意象中找回自己。如果一个人心理活跃,比如,他经历各种挫折,饱尝人世的辛酸,有丰富、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人性感受,那么,对于“逼上梁山”,他就会敏感地从作品中形成审美意象,就能深入体味作品的意蕴而获得深深的共鸣。
如果一个人读了部作品,产生了和作品形象基本一致的感情,“感受者和艺术家那样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致感受者觉得那个艺术作品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他自己创造的,而且觉得这个作品所表达的一切正是他很早就已经想表达的。真正的艺术作品能做到这一点:在感受者的意识中消除了他和艺术家之间的区别,不但如此,而且也消除了他和所有欣赏同一艺术作品的人之间的区别。艺术的感动人心的力量和性能就在于这样把个人从离群和孤单之中解放出来,就在于这样使个人和其他的人融合在一起”[55]。
2.再创造
审美鉴赏与艺术创作一样,都是审美创造活动。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是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是一种特殊的心灵再创造的精神活动。
艺术世界的无穷魅力就在于它是一个有着无穷意味的,留有无限“空白”点,期待人们去填补,又永远难以穷尽其相的艺术王国。审美意象之所以能够进行再创造,首先在于其对艺术作品“空白”的填补与文本意义的生发。任何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想象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英国著名学者科林伍德认为,“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它艺术也是如此”[56]。
这就决定了审美鉴赏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尽管鉴赏主体的积极主动的再创造是在文本的限定之下的。鉴赏主体在审美意象中对作品的艺术形象总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审美理想、艺术修养和兴趣爱好,进行加工改造、补充丰富。欣赏者的审美意象使他可以去猜想、去假设,甚至可以走在艺术品的前头,深刻地感受和体验着艺术形象,并进一步发现或发掘出艺术形象的思想内涵,在头脑中补充形象乃至改变其形象,给自己的心灵以极大的想象发挥的余地,为艺术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境界。在追求艺术享受的过程中,欣赏者获得了真理、提高了精神境界,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鉴赏也在创造和发展着审美对象。所以,审美意象再创造的这一特性,也是审美欣赏本质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
审美意象的心理要素和机制,对于深刻感受艺术形象的深远意义,进行补充、丰富和再创造,是一个异常活跃的因素。没有它,审美再创造和再评价就无法进行。这正是艺术欣赏中接受主体心灵愉悦的原因和主体价值的显现。
小说《水浒》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漫漫黑夜中,风雪漫天飞舞,草料场一派熊熊大火,一片动荡不安的景象,然而这个画面又十分简洁,天地间只有黑、白、红三种颜色。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可以想象一个人头戴毡帽身披斗篷,肩扛长枪,孤零零地然而又是顽强地迎风冒雪地前进。我们从这个画面中体会到了同情、委屈、愤怒、苍凉,体会到了茫茫天地间却没有安身立命之地,诚所谓“逼上梁山”也。
这个画面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所以“林冲夜奔”就是在小说之外被其他艺术种类反复描写渲染的一个场景。列举数例如下,从中我们可以体会种种再创造。
《风雪山神庙》(广西文场)
林冲踏雪迈步走,迈步走,枪挑葫芦迎北风,迎北风,
行来已到草料场,呀!只见茅屋倒雪中。
林冲无奈回转身,冒雪冲风路难行,
匆匆来到山神庙,今宵古庙暂安身。
举目苍凉心烦闷,借酒消愁愁更深,长叹泪满襟。
《逼上梁山》(京韵大鼓)
大雪纷飞严冬天,朔风呼啸撼山川。
宇宙迷茫天地暗,四野萧疏夜空寒。
遥望见沧州城外荒凉一片,
有一人,冒风雪,步蹒跚,戴毡笠,红缨颤,枪挑葫芦腰悬剑,
豹头对眼、怒气充满眉宇间,
他就是遭屈被害,满腔愁怨,充军发配沧州关,
豹子头林冲来到山神庙前。
《林冲踏雪》(苏州弹词选曲)
大雪纷飞满山峰,冲风踏雪一英雄。
帽上红缨沾白雪,身披黑氅兜北风。
枪挑葫芦迈步走,举目苍凉恨满胸。
这茫茫大地何处去?天寒岁暮路途穷。
《林冲夜奔》(昆剧)
数尽更筹,听残银漏,逃秦寇,唉,好,好!教俺有国难投。那搭儿相求救。
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寻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欲作悲秋赋。
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按龙泉泪洒征袍,恨天涯,身流落,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顾不得,忠和孝,夜迢迢,凉夜迢迢,投宿休将门户敲。
望家乡,去路遥,望家乡,去路遥,想母妻将谁靠,俺这里吉凶未可知,他,他那里生死应难料,呀!吓得俺汗津津,身上似汤浇,急煎煎心内似火烧。幼妻儿今何在?老萱堂恐丧了。劬劳,父母的恩难报。悲号!叹英雄气怎消!叹英雄气怎消!怀揣着雪刃刀,行一步啊呀哭,哭嚎陶,急走羊肠取路遥。天!天哪!且喜得明星下照,一霎时,云密雾罩,舒拉拉风吹叶落,震山林声声虎啸,又听得哀哀猿叫。俺呵!走得俺魂飞胆消,似龙驹奔逃,吓!百忙里,走不出山间古道,又听得乌鸦阵阵起松梢,数声残叫断渔樵。忙投村店伴寂寥,想亲闱梦杳,想亲闱梦杳,顾不得风吹雨打度良宵,奔走荒郊,残性命挣出一条,到梁山借兵来,高俅呀贼子,定把你奸臣扫!
呀!看前边已是梁山,待俺赶上前去。
以上的表述已经是意象的物态化了,但审美经验的描述也只能如此。
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审美鉴赏的再创造主要在于审美意象的再创造。《水浒》原书中对林冲夜奔的描写只寥寥数笔,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作品中的描绘,以过去的审美经验为基础,通过想象这一主要的心理活动形式,进入其所反映的生活情境之中,产生如同置身于境的意象感,进而去领悟作品所表现的更广阔、更深层的内容,由点到面、由一到多地进行再创造。我们可以借用以上例证的词语来表述:从环境上说,是大雪纷飞、朔风呼啸、宇宙迷茫、四野萧疏。因为是在冬夜,所以天地昏暗、荒凉一片、云密雾罩,且有虎啸、猿叫。从人物命运上说,火烧草料场、杀死官差,数重死罪,所以使逃亡者是连吓带急,走得魂飞胆寒,似龙驹奔逃。而且边叹边哭,对这个哭还特别予以说明: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伤心即悲愤,其悲,在举目苍凉,天涯流落,有家难回,有国难投。自己吉凶未卜,母、妻将谁依靠。其愤,在遭屈被害,满腔愁怨。所以怀揣着雪刃刀,想到梁山借兵,把奸臣扫。这是一种过去、现实、未来的合一,主体感受、创造和超越的合一。
3.再评价
“在阅读过程中,永远不停地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评性的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认识的审美标准到超越以往的新的生产的转换。”[57]审美意象产生的再评价就是鉴赏者对作品中艺术创作者已经评价过的生活的又一次评价。艺术创作者对他所描绘的生活或客观存在都是有所评价的,但这种评价是否正确、准确和充分,欣赏者总是要以自己的艺术观或审美观为基础,做再一次的评价。
《水浒》写林冲火烧草料场后投奔梁山,待到了朱贵酒店时,天色已晚,又是水路,又是大雪,那里去寻船只?
林冲寻思道:“这般怎的好?”又吃了几碗酒,闷上心来,蓦然间想起“以先在京师做教头,禁军中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谁想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五言诗。写道: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弛闻望,慷慨聚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以上是作者的描绘评价,而读者在自己的审美意象中必然包含着再评价。如前面所举的例证中,已经包含了诸如怒气、愁怒、苍凉、烦闷等词语,包含了官逼民反的道理。如果从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等方面展开分析议论,就可以有更多的再评价。
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如果只是停留在审美感觉的直观范畴里,就是一种不够完整和充分的艺术欣赏活动。因为艺术欣赏活动的审美再评价在本质上是艺术认识,所以,只有具备相应的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的欣赏者,才有可能在审美意象中进入审美再评价的层次。
对艺术的欣赏既要投入到艺术世界之中,又要能从中走出来。接受主体对艺术的欣赏必然要经历一个审美的阐释与评判的心理过程,包括艺术的手法、技巧,思想情感,直至意蕴,这是审美意象中含有理性意味的回味,是艺术审美价值在接受心理中的实现标志。
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再评价,一是看作品对客观事物和主体情志的反映、描绘是否真实,一是看作者对客观事物所赋予的评价是否充分、正确。这种审美欣赏再评价,可能与艺术创作者的评价完全一致,可能比艺术创作者的评价更充分、更深入,也可能与艺术创作者的评价相悖。
有艺术创造、艺术作品,就会有艺术评论、艺术批评。因为社会分工的细密,所以就有了专门评论艺术作品的人员。
艺术评论是艺术批评者在一定的美学原则和艺术理论的指导下,对于艺术家、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艺术思潮、艺术流派以及艺术评论本身进行研究和评价的一门科学,除了具有科学研究的性质,它还具有具体的针对性和鲜明的倾向性。艺术评论既要帮助艺术家适应欣赏者的审美要求,又要帮助欣赏者提高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所以,艺术批评是艺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艺术评论间接地对现实社会进行评价,帮助人们认识与改变生活。所以,艺术批评也是具有美学性质与意义的社会批评。同时,艺术评论又体现出不断发展的、运动着的美学观念,推动着美学观念在艺术轨道上的不断更新,加深和巩固着审美观念与国家、民族、人类、命运的联系。所以,艺术评论也被称为“运动着的美学”。就艺术评论的本体看,它应该在理性建构、艺术审美价值判断、审美解析等方面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在艺术发展中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价值。
艺术评论的问题在于评论者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要以“高人一头”的要求充实自己。艺术评论的指向、任务以及运动着的美学形态,要求艺术评论者必须具备特有的素质及超众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来知解、破译艺术作品,在逆向解读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寻求艺术家的创作思维,以此引导欣赏者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引发欣赏者审美意象的生发和深化。在评论者应具备的素质中,敏锐的感觉力,严谨而清晰的思考,尖锐犀利的见解以及广博、精深的哲学、美学思想基础等等,是不可缺少的。艺术评论的范围极广,但艺术作品、艺术欣赏是它的一个主要的指向。这要求艺术评论者对艺术创作要有亲身实践的体会感悟,没有这个基础,隔靴搔痒的评论也就失去了艺术的特征,变为一般的理论批评,而不成其为艺术的审美的评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