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曾为西楚霸王项羽的部将,他爱打抱不平,对待朋友坚持以诚相待的原则,且言而有信,他以这种美德结交了许多朋友。大家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楚军和汉军交战的时候,季布曾多次让刘邦陷入窘境。后来汉高祖悬赏千金捉拿季布,并下令凡是敢窝藏季布的人论罪要灭三族。此时,季布正躲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中。周家人对他说:“汉王悬赏捉拿你,城里到处都是官兵,眼看就要搜查到我家来了,将军您若能够听从我的话,我便给你献个计策,否则,我情愿先自杀。”季布答应了他。
周家人把季布的头发全都剃掉,让他穿上粗布的衣服,并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把他放在一辆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卖给鲁地的朱家。其实,朱家早知道此人是季布,故意把他买下来,让他在田地里耕作,并告诉自己的儿子说:“田间耕作的事情,都要听从这个佣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样的饭。”
说罢,朱家便离开家乡,到洛阳去了,他拜见了汝阴侯滕公。
滕公见到朱家,非常高兴,为他设宴,喝了几天酒。朱家乘愉悦之机问滕公说:“季布到底做了什么,皇上要如此急迫的捉住他?”
滕公回答说:“因为季布曾多次替项羽挤兑皇上,惹得龙颜大怒,皇上对他恨之入骨,所以一定要重罚他。”
朱家说:“那么,依您看季布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滕公说:“他是一个有才能、讲信用的人。”
朱家说:“为人臣子就要忠于自己的主子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都能杀吗?现在皇上刚刚一统天下,如果只是因为个人的怨恨而去大张旗鼓地追捕一个人,那么天下人应该如何看待他呢,况且季布的贤能人尽皆知,汉王如此急切地追捕他,他必然为了保命而逃出城去,如果向北逃就到了匈奴,如果向南逃就到了越地。这不是又损失了一个有能力的人为大汉江山效命了吗?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
汝阴侯滕公听了朱家的这番话,已经猜到季布就藏在他的家中,便答应说:“那好吧,我试一试。”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
结果,皇上也就赦免了季布。
【运用经典】
鬼谷子云:“实意法螣蛇。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收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故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侯之也。计谋者,存亡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侯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闭,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鬼谷子认为,作为“无为”思虑,要求人静思,五脏六腑都通畅,精神魂魄固守纯真,能够自我反省,听取外界消息,凝神安志,以此观天地之变化,领悟万物造化的规律,知阴阳之交替,懂得人间之政理。这样,不出门就可以知晓天下大事,不开窗就可以看见日月星辰等天体变化之道,不必见到民众,民众就能听命而行;不必推行政令,天下就可以大治。这就是所谓“道”。一个具有大善大诚之品德的人,自然得道多助,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敬佩。反之,如果一个人只顾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一定会被众人蔑视,也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