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正确处理“重复”的价值

正确处理“重复”的价值

时间:2023-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专业课教学相比,思政课教学严格来说并没有“重复课”,因为专业课主要解决的是科学问题,而科学需要遵循相同的认知规律。因此,面对重复的教学内容,采纳和借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艺术手法表现教学内容,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正确处理思政课教学内容“重复”的双重价值,既要求充分发挥重复的正价值,也要求有效规避重复的负价值。

(一)注重发挥重复的正价值的可能性路径或思路

第一,注重发挥重复的正价值,从共时性角度来说就是要开展无缝隙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超越课堂教学的狭隘视域,广泛辐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也就是说,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专业课盲区、课外盲区、家庭盲区、社会盲区、网络盲区)。同时,要注重诸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性功能的体现和发挥,使思政课与专业课、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等诸教育形态之间不能发生功能互抵、相互拆台的现象。从历时性角度来说,就是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每个人的一生,成为一种终身教育。

第二,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艺术水平。教育是不断创新和艺术创作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不断创新和艺术创作的过程。与专业课教学相比,思政课教学严格来说并没有“重复课”,因为专业课主要解决的是科学问题,而科学需要遵循相同的认知规律。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同一教学内容,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是很正常的行为。但思政课则不同,它解决的主要不是科学问题,而是人的价值问题、人的思想问题。而要解决价值问题和思想问题,按照千篇一律的科学管理模式,是难以胜任甚或是无济于事的。因此,任何一堂好的有效果的思政课都是教育教学创新的过程,都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学历、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才能取得预期教育效果。

(二)规避重复的负价值的探索性做法

第一,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育者来讲授,教育教学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这种现象用俗话来表述就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用理论来表达就是避免审美疲劳。因此,这就要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间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轮换授课,使学生在面对同一教学内容时能够感受到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激发自己的求知欲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当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著名的学者、企业家、作家、政府官员、科学家等从他们的视角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解读,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领域相关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认知到思政课蕴涵的伟大力量。

第二,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育者,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包括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出来,受教育者的接纳和喜好程度不一,教育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面对重复的教学内容,采纳和借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艺术手法表现教学内容,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样是“说教”,靠平铺直叙的语言表达可能教学效果不好,但通过设置悬念、问题导入来进行则可能引人入胜。同样是“说教”,靠平淡无奇的语言来表达教学内容可能教学效果不佳,但适当借助说唱、相声、戏曲等艺术形式来表现教学内容,则教育效果可能会大幅提升。如果靠说教,教学效果不好,则适度借助“行教”(调研、参观、旅游等实践教学)使教学效果显著增强。因此,博采众艺术形式和实践方式之所长,使教学内容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