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策略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策略探究

时间:2023-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网络性、渗透性、交互性给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应对。然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解决部分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注重师生间交互主体性的发挥,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师生置于平等、共生的交互主体地位、要实现师生间对话交流的协同性等。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网络性、渗透性、交互性给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一)针对其开放性:要“打总体战”

为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给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挑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网络使用等多方面着手,针对各种不良思想在研究生中间的传播,打一场引导工作的“总体战”。在学习方面,需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然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解决部分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当前,部分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的内容产生“逆反”心理;二是对授课老师产生“逆反”心理;三是对老师授课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通过真理的魅力、逻辑的魅力、艺术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改善教学方式、更新授课内容,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辅导相结合,赢得学生信任。同时,要对研究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预防与及时疏导。学生滋生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的出现:一是将毁灭心理应用于自身;二是将毁灭心理应用到社会,而引向社会的重要原因就是对社会现实的绝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当然也要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度开展,以免学生对教育工作产生“逆反”心理。

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多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并与学生保持联系以积极处理社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在网络使用方面,学校要积极搭建新媒体技术优势和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将新媒体应用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多渠道建设,从而引导研究生恰当处理新媒体传播信息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互关系,促进研究生健康全面发展。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讨论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同学们对国史、国情的把握和了解,而且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针对其网络性:要进行合力教育

为应对信息传播的网络性给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带来的诸多挑战,我们需要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新媒体的发展相结合,以形成合力育人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从而优化育人环境,拓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针对研究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因此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工作,坚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引导工作,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能否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合力的另一个要素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否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目的是利用新媒体将信息化社会所消解掉的情感因素重新链接起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开展工作时,还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以及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实效性,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模式,这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也具有积极意义。将新媒体应用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通过网上网下的“合力教育”可以及时有效地将权威信息、有价值的经验输送到校园的每一个网络终端设置,从而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三)针对其渗透性: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这要求我们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并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研究生中的大众化,这就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需要通过区域文化的建设来进行,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保证文化建设工作的马克思主义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校园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校园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校园风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还需要加强师生的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廉洁文化建设是引导学生主流价值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廉洁文化观念的培育有助于让研究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对新媒体传播信息所包含的部分不良文化观念加以抵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并不是意味着忽视对校园非主流文化引导,这需要努力保持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有效自律能力以及提高自我免疫能力。

(四)针对其交互性:要注重发挥师生交互主体性

交互主体性的概念是由西方哲学流派现象学代表人物胡塞尔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先验的具体性中,与这个共同体相一致的还有一个相应开放的单子共同体,我们就把这种单子共同体称之为先验的交互共同体”[1]。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主体间的互识,另一方面是主体间的共识,其中互识是不同主体间交往的基础,共识是不同主体交往的目标。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注重师生间交互主体性的发挥,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师生置于平等、共生的交互主体地位、要实现师生间对话交流的协同性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因此老师在引导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老师和学生平等共生的地位。同时,老师和学生要实现对话交流的协同性。所谓协同是指系统结构元素各自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事物共同前进,师生之间交流对话的协同性是以两者地位的平等共生为基础的。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要能够实现平等的交流,老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引导工作。就具体措施而言,就是要坚持教育目标的人本化,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实现教育工作的生活化,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对研究生价值观进行引导;要实现德育方法的现代化,即依靠新媒体来抵御新媒体所传播信息的不良影响;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的多样化,坚持传统方法与新媒体引导相结合,坚持利用新媒体引导与利用师生交流引导相结合等。

参考文献

[1] 埃德蒙德·胡塞尔. 笛卡尔式的沉思[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178.

[2] 王云.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策研究[J]. 中国报业,2012(10).

[3] 卢勃. 论新媒体视角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

[4] 于春梅,等.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

[5] 罗玉萍.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14(3).

[6] 解晓燕.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其评估机制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