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重中之重

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重中之重

时间:2023-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要把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一是明确监督内容。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就要突出对用权监督这个重点,强化对一把手的权力制约。在推行一把手监督试点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决策议事的规章制度。坚持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对一把手用人权监督的根本性举措来抓。

◎尹德慈

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特别要把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作为重中之重。”这既是深刻把握从严治党规律的基本要求,又是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应有之义;既是贯彻落实制度治党的根本体现,又是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的关键所在。要深入总结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尽快出台党政一把手监督实施办法,明确规范监督的职责范围、确定监督重点领域和重大事项,完善一把手监督制度体系,从根本上收紧对一把手监督的“紧箍咒”。

规范一把手监督的内容范围

由于一把手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担负的重大责任,对他们进行监督既要注重高标准、严要求,又要注意不影响一把手作用的发挥,这其中就有一个面与度的把握问题。要通过出台加强对党政正职监督的指导性文件来突出重点,确保监督到位和监督实效。一是明确监督内容。一把手公务活动牵涉面广,对他们进行监督,究竟监督哪些内容和活动,这是做好对一把手监督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应将贯彻民主集中制、执行干部人事制度、财政性资金使用和单位财务管理、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廉洁自律等五个方面的情况作为监督一把手的重点,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拓展监督范围。由于一把手很多工作和活动都牵涉八小时之外,要将监督视角从“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延伸,强调一把手在“社交圈”和“生活圈”中保持清正廉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自觉拒腐防变,管好配偶、子女、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真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等;严管一把手在“八小时之外”的行为,将他们“八小时之外”的表现作为评价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把握对一把手监督的根本实质

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就要突出对用权监督这个重点,强化对一把手的权力制约。因此,要紧紧盯住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方式,强化权力制约。一是合理配权。通过建立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和重点工程建设的制度,紧紧抓住制权、管钱、用人这三个关键环节,确保监督的实际效果,以革除现行领导体制中权力过度集中的弊端。规定人事、财务等工作让副职直接分管,重大决策、干部任免等事项由单位领导办公会议或单位党组集体研究决定。二是公开用权。防止用权腐败,关键是要做到用权公开。要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双公开”的过程公开透明,不留死角,防止领导班子成员以个人名义插手、干预“双公开”工作。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及时公开,认真征求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三是科学评权。在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干部考核、经济责任审计等监督方式继承的基础上,要创新监督渠道,使一把手的用权行为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加大监督力度,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聘请一批特约监督员对各单位一把手进行日常监督。

完善对一把手监督的制度体系

从近年来查处的一把手腐败案件看,关键原因就在于一些监督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或者执行不力。因此,要从强化对重点事项、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监督入手,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并狠抓落实,以取得较好效果。一是靠制度监督一把手决策。建立严格规范的议事规则,加强对决策权的监督,使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和合理。在推行一把手监督试点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决策议事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公告公示制、谈心交心制、分析评议制、整改责任制;建立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制,在明确重大事项必须由班子集体决策的基础上,推行决策事项和程序事先设定、集体讨论、党政一把手末位表态制,提高决策监督的水平和效果。二是靠制度规范一把手用人。坚持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对一把手用人权监督的根本性举措来抓。三是靠制度管住一把手花钱。为规范一把手的资金使用行为,要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建立健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四是靠制度防止一把手插手工程。通过对有重大基建工程的班子进行集体廉政谈话、审计提前介入等做法,实现事前防范、事中管理和全程监督。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广州市党建重点研究基地教授)

2014年10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