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进『官场文化』方能落实『四菜一汤』

改进『官场文化』方能落实『四菜一汤』

时间:2023-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众熟知的“四菜一汤”如今有了诸多“创新版本”。文化是长年累月积淀的结果,“四菜一汤”根本就拗不过“官场文化”。而改进“官场文化”唯有改变权力运行规律一途,尤须从制度上约束行政权力,清除一切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的空间,让“吃喝”回归本意,让“吃喝”与权力脱钩,让“吃喝”办不成许多事情。改进“官场文化”任重道远,却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丁建庭

公众熟知的“四菜一汤”如今有了诸多“创新版本”。有豪华升级版,原本应是出于节约而上的普通菜肴,在很多地方就换成了海参、鱼翅、鲍鱼等山珍海味;也有大盘套小盘,乍一看还是“四菜一汤”,但大盘子里头再套小盘子,小盘子装的都是不同的菜,总体数量远远超出“四菜一汤”;还有的上菜时玩花招,先上一份“四菜一汤”,等客人吃过之后撤掉再换一轮,反正最终保证餐桌上永远都合“标准”。

毋庸置疑,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的效果立竿见影,公款吃喝的歪风陋习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各地高档餐饮消费下滑明显,就连曾经门庭若市的北京“部委一条街”高档餐厅如今也是“门前冷落鞍马稀”。然而,永远不要低估基层干部的“智慧”:不能现身高档酒楼,那就深入单位食堂或隐蔽会所;不让公款喝高档酒,那就“把茅台酒倒进矿泉水瓶”……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有些人将公款吃喝“转入地下”,有些人把公务宴请“改头换面”,而在“四菜一汤”上进行一些“创新”改造,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四菜一汤”本意是遏制穷奢极侈,现在却越来越“名不副实”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四菜一汤”没有具体执行细则,缺乏制度上的可操作性。到底什么是“四菜一汤”,多少荤,多少素,多少人吃,一直以来都没有明确的标准,这无疑为接待“创新”创造了机会,以至于出现“形式上‘四菜一汤’,实质上‘多菜多汤’”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正是许多基层干部自我辩护的理由,但充其量只是一个可以站得住脚的借口罢了,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根深蒂固的“官场文化”。什么样的文化结什么样的果,部分领导干部已经对吃喝有了“心瘾”,习惯于通过“饭局”彰显手中的权力和自我存在感,习惯于借助“酒桌”办事情、拉圈子、要帽子,这已经成为遏制当前吃喝歪风的“文化性障碍”。

“四菜一汤”异化的背后,主要是官场的“吃喝文化”和“面子文化”。一方面,“吃喝”被赋予了过多的题外之意,甚至成了一部分人的“为官之道”。对某些地方政府来说,“接待就是生产力”,“跑项目凭接待,要资金靠喝酒”;在一些基层干部看来,“酒到位意味着关系到位,关系到位了啥都好说”。另一方面,不仅要“吃喝”,而且要“大吃大喝”,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又有排场又有面”。在许多人的文化逻辑中,干部权力越大,面子就越大,接待标准就越高,而标准就体现在“大”和“奢”上;与此相对,如果一个干部没有饭局或不好吃喝,常常会被贴上“不合群”或“迂腐”的标签,往往也没有多少人会买这类干部的“面子”。

从“官场文化”中不难看出,这一切其实是权力运行规律使然,“酒瓶子”连着“印把子”,中间有一条权力寻租链条。文化是长年累月积淀的结果,“四菜一汤”根本就拗不过“官场文化”。但是,倘若“官场文化”不改进,遏制公款吃喝就不可能持久,只会换着花样不断进行“创新”。而改进“官场文化”唯有改变权力运行规律一途,尤须从制度上约束行政权力,清除一切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的空间,让“吃喝”回归本意,让“吃喝”与权力脱钩,让“吃喝”办不成许多事情。改进“官场文化”任重道远,却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2013年5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