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们如何面对

我们如何面对

时间:2023-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汹涌而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大潮,中国也审时度势,于2000年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但是由于中国文化产业起步晚,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对文化方面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也是投入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大潮的积极回应。但是中国的文化市场中的区域性保护仍然存在,地域特色非常明显。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承诺条件的兑现,中国文化市场会进一步开放。世界著名的文化品牌中,一家中国的品牌也没有。

尽管文化产业以大众文化的方式诞生后,受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激烈批判,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技术、市场与文化互渗等背景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抛开了理论争论而进入实践操作层面。文化产品在技术、市场等方面颇受欢迎,并在其支持下迅速扩张。20世纪90年代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性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与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文化的产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大。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已经与经济、政治、科技紧密结合,迅速拓展到各个领域,同时,发达国家也借助其政治、经济、技术等优势,将本国的文化产品播撒到世界各地。因此,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大潮已经来临并迅速蔓延。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占据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甚至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

面对汹涌而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大潮,中国也审时度势,于2000年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同时,改革文化体制,组建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的大型媒体集团、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有关文化的法规。应该说,这些措施都是非常得力和及时的。但是由于中国文化产业起步晚,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对文化方面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已经实施几年了,中国许多文化部门和单位仍然按照文化事业的模式运行,而文化管理部门仍然没有完全放权,在一些地区文化产业化的程度还不高等,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阻力。所以如何正确面对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仍然是文化产业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正视文化产业化是文化发展的趋势这一事实。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文化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我们今天提到的“知识经济”“知本经济”等,其实就是经济文化化的另一种表述方式。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产生两个结果:一是经济发展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高科技行业、高附加值产业中文化(知识)的拥有量和运用量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二是文化发展的经济化模式,“所谓文化的经济化,就是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的商品属性解放出来,这就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37]。在这种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中,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必然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全球一体化速度的加快,文化产业借全球一体化的步伐迅速蔓延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文化产业无论是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还是产业的开拓力度,都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潮中,各国都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也是投入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大潮的积极回应。

既然选择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就要将文化的发展按照产业化模式运作。产业化是一种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间的联合、兼并等都由产业主体(公司或者集团)根据市场发展决定,政府(特别是党委的宣传部门)只是为产业主体服务而不是管理。但是中国现在的文化产业化中,许多文化公司(集团)的经营权和决策权仍然在所谓的文化管理部门中,客观上形成了文化公司(集团)怎样发展、发展什么自己做不了主,而要依靠主管部门的决定。产业化发展就是按照市场规律,打破区域间的文化壁垒,形成一个公平的文化竞争平台。但是中国的文化市场中的区域性保护仍然存在,地域特色非常明显。产业化发展就是要将文化主体推向市场,使其在市场运转中优胜劣汰。但是中国的文化主体尚不能完全走向市场,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这一切都说明我们还没有正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趋势,至少我们应对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意识及措施都显得滞后。因而,正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趋势这一事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中国的文化主体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其次,必须正确对待文化产品的“引进”与“走出”。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产品的“引进”与“走出”都是中国文化产业崛起的有效途径。受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对于国外文化产品的“引进”可以说做得有声有色。美国大片在中国放映,赚取中国人的眼泪的同时,也将大把大把的钞票收入囊中;韩国的言情剧在中国形成了“韩流”;日本的动画片成了中国儿童甚至少年的新宠,樱桃小丸子、奥特曼、蜡笔小新等动画人物在中国少儿群体中大都耳熟能详……而与这些文化产品一起进入中国的是外国人的生活方式,肯德基式的快餐、日本料理、韩国烧烤以及牛仔服装、爵士乐等。中国在引进外国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在引进他们的生活方式。与这些被引进的生活方式相关的就是中国消费者的金钱大量流入国外。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承诺条件的兑现,中国文化市场会进一步开放。国外的资金也将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参与文化产业的经营。2004年8月,亚马逊公司以约7500万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了中国的网络零售商——卓越网。2004年10月中旬,华纳兄弟、中影集团、浙江横店集团共同组建了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电影公司。这些都是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文化市场的例证。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注重“引进”国外文化产品的同时,却没能很好地“走出”。世界著名的文化品牌中,一家中国的品牌也没有。仅据国家版权局的不完全统计,2001年中国图书、报纸、期刊出口额为17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而进口额为69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进口额是出口额的4倍。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进口额为出口额的14倍。[38]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今后几年,中国音像分销市场的放开,这种“进”与“出”的不平衡还会被拉大,这对中国文化市场产品结构变动和产业竞争力构成严重威胁。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不仅是文化产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关于文化商品交换中的国际平等和国际民主问题。因此,“走出去”就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战略,而且也是文化发展战略。

再次,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文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中共十六大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目标,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目标,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则是经济效益目标。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目标是相统一的。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追求社会效益,也要追求经济效益。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文化产业追求的双重目标。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通过不断的创意来引导消费,所创意的文化产品既有社会意义(如大众消遣、陶冶情趣等),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国提出文化产业化后,就出现了文化主体一味迎合大众消费需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打开我们的电视,看看我们的电视节目,毫无文化内涵的快餐式的娱乐节目比比皆是;粗制滥造、无聊透顶的电视剧充斥荧屏。“超级女声”“星空热舞”成为最红的电视节目,“芙蓉姐姐”“菊花仙子”“红衣教主”“流氓燕”以一种突兀的姿态成为网络红人,群丑的表演成了网络的追捧对象。个中原因,令人玩味。究竟是“娱乐”还是“愚乐”?究竟是文化产业的产品主导了大众的口味,还是大众的口味决定了产品的格调?除却巨大的商业利益,短暂的感官狂欢,还有什么?文化产品一味追求经济价值的实现,大量迎合低俗口味与引导低俗口味的文化产品出现,产生了负面的社会效益。在中国,文化产业对于文化消费的能动制约作用总是呈现出相对的滞后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未能真正统一。因此,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仍然需要强调其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突出文化产品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教化功能。

最后,要处理好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自古以来,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往往表现在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流入、渗透和改造上。中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历史上中华传统文化对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但今天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辐射更是惊人,使中国文化产品的进口远远大于出口,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领域及其产品实际上已被边缘化,现实中充斥着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舶来品和替代品。结果就是,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资源大国却成为产业小国。

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就不能一味地抱残守缺,总认为中国是文化大国,只要开发本国的文化资源,就会成为产业大国。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业,文化资源必须经过创造、创意后才能够转换为产品、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不在于文化资源的多少,而在于文化创新、创造的程度。因此,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文化资源转化成相应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文化引进不是文化覆盖,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文化产业更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志、信仰等精神层面。西方国家向中国输入文化产品的同时,通过西方文化对中国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中国人的思想改造,让中国的年轻一代忘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化特色,断掉中国的文化根脉。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通过切实的实践来振兴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及其文化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