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家荣
一、内容摘要
本著作基于边境秩序何以生成和维续的问题意识,围绕滇越跨境民族的整体性知识、滇越跨境民族跨国流动面相、滇越跨境民族的历史迁徙与族群记忆、滇越跨境民族心态文化史及有序边疆社会秩序的生成机理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文章从边民主义视角,在正确界定滇越跨境民族跨国流动的行为属性基础上,系统论述了造就滇越边民跨国流动行为的多重因由,以及构造和维续有序边疆民族社会秩序的基础逻辑。结论性地认为,国家关系、生地环境及族群记忆是塑造滇越边境有序秩序的关键因素;边境民族地区有序秩序的生成必须坚持边民主义的原则,在国家整体性边疆制度设计过程中还“心”于民,充分尊重跨境民族自有的行为逻辑,让边境民族感受并充分享有作为国家公民的自觉意识,才能构造并长期保有有序的边疆民族社会秩序。
二、主要创新点
本研究基于边民主义原则来研究滇越跨境民族创构边疆社会的生活逻辑问题,完全异别于只见研究者而不见研究对象的传统范式,能够较为真实客观地识解和培养边民国家意识,进而创构有序边疆社会。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从机会层面分析滇越边民的利益需求。边民跨国流动动力源于异境提供的机会,边民非法跨国流动是机会丧失前提下的被迫行动。本研究从机会层面来分析边民利益需求问题。
二是从心态层面分析滇越边民的文化诉求。文化诉求的满足深藏于边民内心,是滇越边民非法跨国流动的重要驱动力。本研究特别关注边民心态,重点研究了边民跨境流动的文化动因。
三是从地域生活主体的视角分析滇越跨境跨国流动的行为属性。从边民记忆、心境与行动三个层面分析创造边民生活秩序的因由,基于边民主体来研究有序边疆社会构建的基础逻辑。
三、主要贡献
一是提出边民主义范式。本研究认为,跨境民族并非恒定保有认同归属国的族群心理,其国家认同意识围绕着拥有获取多重利益的社会机会这个核心要素左右摇摆。跨境民族物质和文化表达往往因由遥远于国家权力中心地的地理边疆而很大程度地丧失。社会机会缺失会大大弱化边民国家意识,进而产生各种祸乱边境秩序的群体行为。学术界普有的表达是将边民因利益不能满足而诱发的群体性行为界定为非法性质的,是一种基于国家主义视角的价值判断,遗失了边民这个重要主体。本研究从边民主义视角来研究滇越跨境民族的不同国家关系系谱下的跨国流动以及常有的因由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互助行为,赋予边民充分的主体性来识解边民生活事实。
二是提出边民生活政治逻辑。本研究认为,有序边境秩序的构造需要坚持边民生活政治理念,即在国家整体制度设计过程中还“心”于民,充分尊重跨境民族自有的行为逻辑,将构造边境秩序的问题采借环节尽可能地下移到地方边民,让边民感受并享有作为国家公民的自觉意识。边民生活政治内涵于国家整体治理模式,具有多样性特征,边境民族必须在国家整体框架下绘制生活逻辑系谱,国家意志才不会因边区地理位置的边缘化而不能下移边疆,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内容包容边境民族意识,边民进入国家一体制度框架,国家能积极调动边民参与边疆建设。
三是提出有序社会构造的科学价值取向。本研究认为,边民需求多元,物质利益并非其终极需要。在没有细分边民需求的情况下,若国家将传统职能强加给边境民族,容易挫伤边民,国家惠民政策就有可能发展成一种不尊重边民需求的行为,偏离国家行为的真实本义。在调和边民保有社会机会的心理诉求和因国家边疆制度设计而缺失社会机会过程中,国家不仅要在最大程度上基于地方边民真实情况来科学设计边疆制度,而且要在遥远边疆培植国家边疆政策制度的地方环境,使国家政策有效地作为边疆保证边民充分享有权利的机会,从而根植和提升边境民族的国家认同心理,在最大程度惠助边民的同时,有效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作者简介
谷家荣,云南罗平人。200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8—2011年在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012年6月调离云南大学,现任职于云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边疆问题研究,长期到中越边境调查。出版《边民生活政治》《旅游业与滇越跨境民族贫困问题研究》《坳瑶社会变迁》《花腰彝的生活》等著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土生在皇权边缘的权力》《仪式叙事与隐喻转置》等50多篇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