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诗歌叙事学》简介

诗歌叙事学》简介

时间:2023-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论文就是集中探讨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抒情诗歌进行研究,并进而构建诗歌叙事学这一学科分支。该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在国内外叙事学研究中均属于前沿领域。作者以该论文作为主要的前期研究成果,按照该论文的思路,以“诗歌叙事学研究”为项目名称,申报了2014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获得批准。目前沿着这一方向所进行的诗歌叙事学研究,所发表的相关成果均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

谭君强

叙事学研究在国内外的文学艺术研究中,一直在理论研究与作品分析中受到广泛重视,至今仍在学术研究中居于重要地位。然而,在叙事学多年来卓有成效的研究中,对于抒情诗歌却几乎从不涉及。正如美国学者布赖恩·麦克黑尔发表在美国《叙事》(Narrative)2009年第3期的论文中所指出的:“当代叙事理论对于诗歌几乎只字未提。无论是经典的叙事学论著、专业性的学术期刊(如《叙事》杂志),还是‘国际叙事学研究协会’的年会,几乎都没有提及诗歌。即便是那些对叙事学研究不可或缺的诗歌,实际上也都被当作虚构散文处理了。”这类影响广泛、深受读者欢迎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不作为叙事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于传统的叙事学研究认为抒情诗歌中不包含叙事要素,因而将其置于研究对象的范围之外。

这一成规在近年来的叙事学研究中已逐渐引起学者的重新思考,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抒情诗歌进行分析与阐释已进入理论探讨与实践的视野中。本论文就是集中探讨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抒情诗歌进行研究,并进而构建诗歌叙事学这一学科分支。本论文对诗歌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做了阐述。抒情诗以抒发情感为要,这种情感可以缘人、缘事而发,但它却并不注重对人与事进行描述,而以诉诸情感倾诉为主。诗歌叙事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就是这类不包含叙事要素、不属于叙事文本的抒情诗。至于其他的诗歌类别,如史诗、叙事诗等,由于其中十分明显地包含着叙事要素,构成为叙事文本,因而在诗歌叙事学研究中,是否将它们归入诗歌叙事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主要应该视研究的关注点而定。

本论文对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抒情诗歌进行分析的合理性做了论述,认为,首先,无论在诗人的写作中,还是在读者或欣赏者对诗歌的欣赏与解读中,都不会将抒情与叙事完全割裂开来。诗缘情而发,一如《诗大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然而,促使“情动于中”“志之所之”者,系源自于日常生活的人与事、情与景。叙事与抒情并不表现为两个相互隔绝的领域。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情感正是缘诗歌中此前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发出的,这些事件完全可以构成叙事作品中的故事事件。

其次,有些抒情诗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并无叙事因素,细究下来并非如此。李白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的诗行中,浓烈的思乡情怀溢于言表。严格说来,诗中没有发生任何“故事”意义上的事件,也没有出现由故事事件所引起的状态的改变,然而,读者无疑可以体味到抒情人思绪有一个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这虽然并非伴随着事件的变化而出现,却依然有与事件变化相平行的内在的变化过程。与事件变化相平行的内在变化过程表现在抒情文本中,存在着与抒情人思绪变化相平行的叙事逻辑,这一叙事逻辑与时间先后顺序相吻合。这一按时间先后表现出来的叙事逻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与构成“故事”的“素材”相匹配。

再次,对几乎完全不包含叙事因素的抒情诗歌是否可以运用叙事学的方法与概念进行研究这一问题,应当注意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不同类别的艺术产品,在各显其相互之间差异的同时,在许多方面都拥有其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相同、相似的特质。因而,从本质上说,一些涉及对特定文学艺术对象进行研究的理论,往往兼有对其他相关对象进行研究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在叙事学理论中也不例外,除适用于对各类叙事文本的研究而外,它也可以具有对其他对象包括抒情文本作研究的可能性,并具有分析的有效性。如可以运用叙事学理论对诸如抒情诗歌中的叙述交流、抒情人与抒情接受者之间的交流与情感倾诉、抒情诗歌中隐含作者的形象、抒情人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抒情文本中的因果或逻辑关系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叙事理论是用以对丰富的叙事作品进行阐释与分析的,当分析与阐释的对象有所变化时,原有的理论阐释系统自然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做某些调试,以对新的研究对象做有效的阐释,这一过程恰恰是促使理论研究本身不断得以深化、并使其更为锐利有效的途径。诗歌叙事学理应会使叙事学研究继续沿着这一方向向前发展。

该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在国内外叙事学研究中均属于前沿领域。论文发表以后,受到学术界的好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期在“前沿”栏目以《诗歌叙事学:对经典叙事学的领域拓展》为题,以3000字对论文做了摘登;中国知网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文学学报》2013年第4期全文刊登本文;据中国知网显示,该文已被下载290余次,被引用2次。作者以该论文作为主要的前期研究成果,按照该论文的思路,以“诗歌叙事学研究”为项目名称,申报了2014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获得批准(项目批准号为:14XZW004)。目前沿着这一方向所进行的诗歌叙事学研究,所发表的相关成果均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

作者简介

谭君强,湖南双峰人,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与译著8部。《叙述的力量:鲁迅小说叙事研究》《谭君强学术文选》入选《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究》《思想战线》等学刊发表论文70余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