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递女儿国神奇文化的密码

传递女儿国神奇文化的密码

时间:2023-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是祖先遗留下来的遗产,是第一笔遗产,也是最后一笔遗产。”分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基于摩梭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分类的研究方法,《摩梭语常用词句荟萃》一书仔细全面地对摩梭语中的词汇进行了分类,力图通过一组组文化词语群的展示来揭示摩梭文化的本质与内核。

直巴·尔车 许瑞娟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是祖先遗留下来的遗产,是第一笔遗产,也是最后一笔遗产。”知名作家韩少功先生也说过:“与昨天能对上号的,惟有语言。惟有语言可以从历史的深处延伸而来,成为民族的最后指纹,最后的遗产。”

居住于川滇交界的摩梭人,因其独特的社会形态、家庭结构和两性关系引起了无数旅游观光客以及学者们的关注。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及异文化的冲击与影响,现如今居住在泸沽湖畔和永宁坝子的摩梭人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变化,摩梭文化的独特性逐渐被其他文化所蚕食。摩梭人是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族群,在历史的长河中摩梭人全靠记忆和口传的方式传承着古老而优秀的摩梭民俗文化和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承的基础和关键在于语言。如果语言消亡了,一切的文化传承将无从谈起。

《摩梭语常用词句荟萃》一书采用汉语、汉字注音、国际音标注音、汉语字义注释以及英文翻译五对照的编排体例,将摩梭语中的3255个常用词汇以及谚语、习语以分类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阅读群体不仅面向摩梭群众,面向各兄弟民族,更面向国际友人,体现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将来”的文化自觉理念,为摩梭语言的普及与传承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摩梭知名学者石高峰评价本书:“相信这本书对于传承和传播摩梭语言文化会起到应有的推广作用。在今天,许多人还会说摩梭语,但裂缝已经出现,很多出生在城市的摩梭后人已经不会摩梭语,这本书刚好可以成为他们的教科书。其次,许多研究摩梭的中外学者,也可能通过这本书中的语言密码而窥见摩梭人的心灵世界。”丽江市农业局局长和建华评价本书:“《摩梭语常用词句荟萃》是体现摩梭母语和摩梭文化相结合、保护和传承摩梭民族文化的一个范本。该书的出版,一定会对摩梭语言文化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有所帮助,对摩梭民众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有所帮助,对摩梭子孙进行母语教育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母系大家庭、两性异居走访制与尊母崇女的伦理道德观三者合璧,构筑了摩梭文化的独特性。分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基于摩梭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分类的研究方法,《摩梭语常用词句荟萃》一书仔细全面地对摩梭语中的词汇进行了分类,力图通过一组组文化词语群的展示来揭示摩梭文化的本质与内核。研究摩梭语言文化离不开对摩梭谚语和习语的收集与理解,因为谚语和习语是摩梭语言文化的精粹,是语言印证文化的最好解释和注脚。因此,本书还附有谚语、习语以及常用会话部分,以期对摩梭语言与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能有所帮助。本书目前已经在摩梭人生活的主要聚居地永宁乡的中小学中作为普及教材在使用,成为摩梭年轻一代传承、习得母语的教科书,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本书也是研究摩梭语言与文化的学者们的一本参考资料。本书荣获2014年度丽江市第四届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在丽江地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是学习摩梭语言的一部较好的工具书,是少数民族语言学习和传承的一次成功尝试。

作者简介

直巴·尔车,男,1953年生,摩梭人。获“丽江市市级摩梭民间音乐传承人”“小凉山十大文化人之一”荣誉称号。出版《解读摩梭风情》一书;创作了《神秘女儿国》《泸沽湖情韵》《激情摩梭》《走进摩梭》4张音乐专辑。2013年推出用时30多年采风搜集资料主创的《摩梭民间72调甲磋舞曲》。

许瑞娟,女,1983年11月生,昆明人,法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教师。出版《永宁摩梭“母系”文化词群研究》(民族出版社)专著1部。在CSSCI期刊、核心期刊及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负责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