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清代滇铜黔铅开发研究》简介

清代滇铜黔铅开发研究》简介

时间:2023-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滇铜黔铅开发体现了统筹资源配置、政府投资、国家管控的运作模式。填补了清代黔铅开发研究的空白。出版专著《国家资源:清代滇铜黔铅开发研究》,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复旦学报》《清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马 琦

本书以清代滇铜黔铅为中心,在国家和资源的视角下分析历史时期国家对重要资源的认识、利用、管理和控制,讨论国家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阐释国家塑造下的资源经济。上篇在历史国家资源概念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述了清代对国家资源滇铜的开发与控制,并且分析了这种控制对地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中篇系统研究清代国家资源黔铅的开发,包括黔铅的开发过程、采冶特征、矿厂分布、产量变化和销售管理等方面。下篇借助现代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清代滇铜黔铅为中心,通过分析货物状况、运输布局和运输过程,归纳清代滇铜黔铅运输的时空变化,阐释历史国家资源运输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

本书的主要创新和特点:

(1)将“国家资源”概念引入边疆地区矿业研究,创新性地进行了历史上“国家资源”开发的理论探讨和系统的实证研究。本书认为滇铜黔铅开发的内在驱动力是国家资源的统筹配置;“禁内开边”的政策导向使清代矿业主要位于边疆地区;国家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市场开拓塑造了滇铜黔铅的辉煌;矿厂奏销制度实现了国家对铜铅在产、购、运、销等环节的监管与调控;而购销政策使国家控制了绝大部分铜铅的销售权。清代滇铜黔铅开发体现了统筹资源配置、政府投资、国家管控的运作模式。

(2)探讨并构建了历史运输地理学科。依据现代运输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除了以往重视的“滇铜京运”外,本书还结合对各省采买、黔铅京运、楚运等方面,系统研究清代滇铜黔铅的货流分配与运输布局。清代滇铜黔铅运输体现了国家构建边疆与内地运输体系、调配运输资源、规划产销对接、调遣官方保障力量、沿途实时监控等特点,表明历史运输地理具有其特殊的研究内容、特点和独立的学科性。

(3)填补了清代黔铅开发研究的空白。以往对清代黔铅的研究几乎阙如,本书系统研究了清代黔铅的探矿、开采、冶炼、运销及黔铅开发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影响,是迄今为止关于清代黔铅开发的系统性研究。

(4)本书中新资料的发掘促使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边疆史地研究提供了新视野和新范式。本书在传统资料的基础上,发掘利用大量清代档案和近代地质矿产调查资料,不但借此复原了清代滇铜黔铅产量的时间序列,而且提出了矿产量研究的新方法,扩展了历史矿业和矿业地理研究的资料范围。同时,在国家资源概念下重新审视清代矿业开发政策、边疆开发与治理关系、国家资源开发与边疆稳定等重大问题,扩展了边疆史地的研究领域。

作者简介

马琦,1978年生,陕西人,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边疆史地研究。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6项。出版专著《国家资源:清代滇铜黔铅开发研究》,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复旦学报》《清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